-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挖掘隐含条件
25. (20分)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 怎样挖掘隐含条件 高三复习专题 黄岩中学 韩广杰 抽样得分情况分析 得分数 0 1 2 3 4 5 6 7 8 人数 137 28 20 4 1 7 2 1 1 百分比 54.8% 11.2% 8% 1.6% 0.4% 2.8% 0.8% 0.4% 0.4% 得分数 9 10 11 13 15 16 18 19 20 人数 3 26 1 1 1 3 1 1 12 百分比 1.2% 10.4% 0.4% 0.4% 0.4% 1.2% 0.4% 0.4% 4.8% 2.条件隐含在题给的物理现象、物理状态中 1.条件隐含在关键用语中 4.条件隐含在题设附图中 5.条件隐含于物理模型中 6.条件隐含于数学关系中 3.条件隐含于常识中 命题中条件的隐含形式通常表现为: 至少 最多 刚好、恰好 缓慢 瞬间 可以不计 不可不计 例1 (2003年江苏)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稳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3.4×10-4N·s/m2。已知水的密度 kg/m3,重力加速度为 m/s2。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稳态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稳态速度 匀速下落 受力平衡 例2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和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B正交。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带电粒子速度的大小和旋转方向怎样? 逆时针旋转 例3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m,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 m。(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例4 (2000年上海)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例5 质量为40kg的雪撬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雪撬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且AB是曲线的切线,B点坐标为(4,15),CD是曲线的渐近线。试求空气的阻力系数k和雪撬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 m/s2) 1、对象模型(质点、轻杆、轻绳、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电表、理想变压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点光源、光线、原子模型等) 2、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运动、简谐波、弹性碰撞、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 物理模型分为: 例6 (1999年高考全国卷)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m/s2,结果保留二位数) * * * 25题:?本题考查目标为牛顿定律的应用,涉及的知识为两体问题的滑动摩擦,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典型错误主要有???????? ??(1)物理过程不明带来的错误。有考生把桌布离开桌面所用的时间等同于盘与桌布分离所用的时间。???????? ????(2)受力分析错误。有考生认为盘受的阻力????????? ??(3)研究对象错误。有考生以桌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4)临界条件不会确定。有许多考生不知道“圆盘最后未从桌面上掉下”该列出什么样的方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