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荷塘月色x
文中描绘了哪几幅图景? 作者描绘了三幅图景: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 通感: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例:1、红杏枝头春意闹。 2、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兰溪棹歌 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这首诗采用了静景(前两句)动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故乡。 注:这首诗写于作者贬官商州团练副使之时 本诗的中间两联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请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颔联由下而上,由深而高写出了傍晚时山中天籁声声,衬出山的寂静;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晚山的可爱。颈联则从山原风景来写,着重描画了色彩。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万象含情的山野秋光图。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格,先问为什么面对这样美好怡人的景色,本该高兴愉快的心情却忽然惆怅落寞起来,最后一句交代原因,却是怀人之思涌上心头,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己被贬异地的淡淡的忧伤与失落之情。 思考:以下两个句子有何特点?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凑着的名曲。 (提示:从感觉入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修辞手法 这两句是两种感觉的相通,使用了“通感” 的修辞方法。 相通 清香 歌声 (嗅觉) (听觉) 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1 2 光影 名曲 (视觉) (听觉) 和谐优美的节奏 相通 荷塘四周 树: 远山: 小路、灯: 蝉声蛙声: 一团烟雾 隐隐约约 没精打采 热闹 蝉唱蛙鼓图 写作顺序 由近及远 写作方法 以动衬静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分析本段的明暗对比 暗色:阴阴的,烟雾 亮色:杨柳的风姿 暗色:重重围住 亮色:漏着几段空隙 暗色:没精打采的路灯光 到此时,暗色逐渐加浓,使作者走出宁静 实际上,从作者走出家门,蛙一直在鸣,蝉一直在叫。作者此前之所以没有听见,是因为一直沉浸排解忧愁的希望之中。此时,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回到现实世界,才感知到蛙鸣蝉叫。 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 1、要抓住景物特点 2、安排好一定的顺序 3、用修辞、表现手法生动描写 4、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英俊的年轻男子和美貌清丽的少女,摇着小舟去采莲。彼此默默相望,船悠悠地来回摇荡着,双方传递着羽杯。桨要滑动,却被水藻挂着。船想要滑开,又唯恐破坏浮萍飘荡的画面。(如此地不忍,岂止是为了那随波逐流的浮萍,更是为了眼前这个咫尺的伊人。)? 你那纤细的腰肢裹在洁白的丝绸里,缓慢的行走,不住的多情的回视自己的脚下。在夏天刚刚来临,春天的脚步还未走远的时 候,叶子还是嫩绿的,花含苞待放。在此美景中,你蓦然回头浅笑,原来是怕清水沾湿了衣裳。你轻轻的小心提起裙裾,竟是害怕船翻了。?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思考讨论题 关于本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有人说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有人说是“浓浓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准确,为什么? [提示]:浓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茶叶的学问.ppt
- 茶文化 - 茶的起源分类与茶文化的起源分类.ppt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141208.ppt
- 英语青少年版新概念2A-unit10.ppt
- 苹果产品发展史.ppt
- 英语演讲我最喜爱的电影.ppt
- 荆轲刺秦王 我的课件.ppt
- 荆棘鸟的凄美绝唱写作指导.ppt
- 荆轲刺秦王(上课).ppt
- 荆轲刺秦王(自用).ppt
- 指纹识别技术在安防行业应用现状与市场竞争态势深度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金融营销大数据应用与营销效果评估模型构建报告.docx
- 2025年天然植物精油护肤品牌品牌传播策略与效果评估报告.docx
- XXXX中小学地震应急预案范文.docx
- 高铁通车2025年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带动效应研究报告.docx
- DB61T-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仪器现场测试技术指南.pdf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安全评估与布局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供应链优化与损耗控制技术革新应用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梯次利用项目投资回报期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金融科技支付清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