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评课2011届新高三九月起点考
一、命题思想 1.按照2010年《考试大纲》、《考试的说明》的要求和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的结构设计试题。尽可能不超纲,不出偏题、怪题和过难题,不出陈题,努力推陈出新。 2.试卷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为依托,考查能力为出发点,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检测摸底作用。 3.适当控制难度,试题设计难度在0.55~0.60之间。2009年高考难度系数0.54,2010年约0.5.考虑到新高三学生知识和能力实现问题,试题设计不能太难,太容易起不到摸底作用。 一、命题思想 4.在考查各章节各版块知识的同时,适当体现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仍在培养和提高中,综合性太强反而起不到检测作用。 5.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化学实验是高考重点,受到广泛关注,有机化学部分历来是学生相对薄弱环节,这两部分在高考中得分都不理想。试卷多处涉及学生的薄弱点,旨在提醒教师和学生复习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 6.渗透新课程理念,重视情景立意,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基本情况 (一)总体评价 1.2010新高三9月调考化学测试(以下简称”九月调考”)命题思想正确,命题意图清晰, 命题导向明确。试题科学、规范,体现了《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 “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 的命题要求。受到了广大化学教师的充分肯定。 2.知识覆盖面较广,突出化学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针对性强,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对新高三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所具有的基本能力有很好的检测作用。 3.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主干知识考查面广,强调对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的考查及简单的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符合起点诊断考试的基本要求。突出了对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原电池、化学计算、实验及化学用语的等知识的考查力度,针对性强,对后阶段的化学复习备考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4.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控制较好(0.54)。通过本次考试能反映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起点摸底作用明显。 (二)试题考点归纳及失分分析 试题解析与点评 1.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一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大会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绿色环保主题。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D ) A.利用太阳能制氢 B.关停小火电企业 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 解析(选自网络) 本题考查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利用太阳能制氢,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CO2的排放,A项符合;火力发电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会排放出CO2及有害气体,关停小火电企业,有利用节能减排,B项符合;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能直接有效地节约能源, C项符合; 煤液化技术,虽提高了煤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故D项不符合。 点评: 1、对答案的理解 “煤液化技术”是目前国家积极推广使用的较先进的提高煤的综合效益的技术,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答案?解析的回答是:“……提高了煤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很多人对此有异义,因为热效应的提高实质上就是相对地降低了CO2的排放。我认为,选D的真正意义是提示我们:只有真正改变能源结构,即用氢能、核能、风能等绿色能源逐步取代“化石燃料”,开发使用这些绿色能源,才能真正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 2、对教学的启示 纵观2010年高考,仅“节能减排、低碳经济”这一热点,就有多个省市高考题中出现了相应的题目。因此,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问题、食品、医药、能源、环保、化工生产、高新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永远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复习中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相联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联系,“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13.火法炼铜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3Cu2S+2O2 = 6Cu+3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2S只做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1 mol Cu2S和O2反应生成2 molCu,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D.反应消耗3 mol Cu2S时,被O2氧化的硫(S)的物质的量为2 mol 点评 这是一道典型的氧化还原的分析、计算试题,硫化亚铜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相关计算并不简单。而此题值得称道的是:命题人紧紧抓住了“考查基础知识”这一出发点,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最基本的分析放在首位,对于具备了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讲,这足以让他们轻松得分了。 启示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复习中的关键,对于存在定量计算的选择试题,要学会“先定性,后定量”,即“先分析,后计算”的方法。 1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认识痴呆-1.ppt
- 讨论课2--舌尖上的语言文字.ppt
- 认识前厅部.ppt
- 订正小学语文课件四个太阳henhao2.pptx
- 让你的作文亮起来 - 副本.ppt
- 让作文的语言靓起_ppt.ppt
- 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1.ppt
- 让孩子们扬帆起航.ppt
- 让你的语言文采飞扬ding.ppt
- 让幸福现身.ppt
- 外包服务框架合同.doc
- 2025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结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护理.pptx
- 物流运输业多式联运物流服务创新与发展策略.doc
- 装饰工程绪论课件.pptx
- 幼儿园大班家长学校课件.pptx
- 2025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