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台湾省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接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和广东两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由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构成。1949年后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靠近大陆的金门与马祖等岛屿,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其中台湾岛面积为35 873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中国第一大岛。台湾省人口稠密,汉族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约2%,使用汉语普通话和繁体中文。省会台北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二、台湾地形特点 台湾省是一个岛屿省份,岛屿众多,海岸线长。台湾本岛海岸线就有1 566千米,包括了东部、北部、西部与南部等四个不同海岸。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全省海拔在3 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海拔在3 000米以上的有62座。由于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地区,就形成了东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台湾的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平原和盆地数量不多,面积较小,仅占全省面积的1/5。主要平原有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宜兰平原与台东纵谷平原。 三、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 台湾土地肥沃,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故有宝岛之称。稻米、甘蔗为其主要农产品,甘蔗大量外销,其他作物还有薯类、花生、大豆、黄麻、剑麻等。西北部为主要产茶区,盛产的红茶、乌龙茶大部分供出口。台湾水果四季不断,产品有香蕉、菠萝、柑桔、荔枝、龙眼、木瓜、枇杷、芒果、橄榄等,有水果之乡的称号。台湾盛产木材,森林覆盖面积达55%,树种繁多,有14 000多种,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木本植物种类的2/3,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主要木材有铁杉、台湾杉、峦大彬、红松、肖楠等,经济树种有樟、油桐、橡胶、漆树等。此外还有柠檬胺、肉豆蔻、金鸡纳等药材植物和芒香油料作物香茅草。台湾海产丰富,盛产鲷、鲔、鲨、鲤等鱼类,还出产石花菜、龙须菜、鹿角菜、珊瑚、珍珠等。台湾已知矿产110多种,以煤最丰富,还产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硫磺、盐等。此外,台湾的河多急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四、工业发展的特点 工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基本上建立了部门比较齐全、以委托加工型态为主体、以信息电子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台湾早期工业主要是纺织和食品加工工业,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轻工加工工业比较发达。70年代末开始,台湾除继续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轻纺电子工业及加强重化工业的建设,还开始转向发展“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重点鼓励民间投资,发展信息电子、精密机械仪器、光电工业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主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工业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成功地从劳动密集转型为技术层次高与附加价值高的工业形态。 五、旅游业 台湾拥有山水胜境、火山群与温泉群。西海岸沙滩平缓,多海水浴场,而东海岸断崖陡峭,奇石怪岩。台湾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更有“蝴蝶之乡”之称。台湾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六、主要城市 台湾的主要城市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是平原地区,而且主要的河流也是流向西部的。有台北市、高雄市、台南市、台中市等。其中,台北市为台湾跻身国际都会之列的城市,集全台湾政治、经济、教育、娱乐、文化于一身,也是台湾第一大城市,面积272平方千米,人口为244万。高雄市位于台湾岛西南海边,是台湾的第二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最大海港。 三、我国的世界遗产 我国有许多旅游资源在审美、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具有世界意义,被认为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14年6月已经有47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审美和自然角度来讲,都代表着某一类地质地貌中最重要的历史演化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参观游览,能够领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绮丽的自然生态之美。但我们不能只考虑从经济上去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考虑对它们的保护。 地域差异和地理分区 第七章 本章导读 依据气候和地貌的地域差异,可将中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本章将主要介绍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以及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划分。 第一节 地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民大2024智慧运输运营 课件项目五 物流运输组织管理.pptx VIP
- 《智慧运输运营》课件——项目二 公路货物运输实务对应的.pptx VIP
- 试验室常用仪器使用及管理.ppt VIP
- 《智慧运输运营》课件——项目三 铁路货物运输实务教学.pptx VIP
- 《智慧运输运营》课件——项目四 航空货物运输实务教学.pptx VIP
- GB_T 40144-2021协作业务关系管理体系 要求和框架.docx VIP
- 2024版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解读课件.pptx VIP
- 《智慧运输运营》课件——项目五 水路货物运输实务.pptx VIP
- 遗体识别《遗体防腐技术》教学课件.pptx VIP
- 《智慧运输运营》课件——智能运输系统.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