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步态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综合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外科学(骨外)专业毕业论文.pdfVIP

减重步态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综合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外科学(骨外)专业毕业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减重步态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综合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外科学(骨外)专业毕业论文

贵阳医学院2012 届硕士研究生论文 及综合功能的提高。近年来减重步态训练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并较好地弥补 了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足。 5 贵阳医学院2012 届硕士研究生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录2010 年9 月-2012 年2 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 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60 例。入选标准:(1)外伤性脊髓损伤, 损伤平面在T10-L4,均经X 线、CT 或MRI 确诊者;(2)患者急性期入我院骨科、 急诊外科经临床治疗或内固定术后,生命体征稳定;(3 )年龄18-60 岁伴有下肢 功能障碍:ASIA 分级A –D ;(4 )病程1 个月之内接受康复治疗者;(5 )愿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脊髓损伤伴有严重多脏器损伤或下肢骨折者; (2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3 )有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病者; (4 )有严重身体畸形及截肢患者;(5 )有严重意识障碍、精神病患者。 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 例,男性28 例,女性2 例,年龄(35.73 ±8.77)岁,病程( 24.92 ±3.37 )天。损伤平面:T11 : 4 例,T12 :5 例,L1 : 14 例,L2 : 3 例,L3 : 2 例,L4 :2 例;损伤程度:ASIA 分级:A 级 15 例,B 级2 例,C 级9 例,D 级4 例;对照组30 例,男性28 例,女性2 例,年龄(35.63 ±9.40 )岁,病程 (25 .13±3.18)天。损伤平面:T11 :4 例,T12 :6 例,L1 :12 例,L2 : 3 例,L3 : 2 例,L4 :3 例;损伤程度:ASIA 分级:A 级 14 例,B 级2 例,C 级10 例,D 级4 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减重步态训练。康复治疗包括心 理疏导、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矫形/支具治疗、其它康复治疗。 1.2.1 心理疏导:几乎所有脊髓损伤患者在伤后均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康复治疗 时必须向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参加康复训练。在损伤后早期不宜向患者简单地否定今后恢复的可能性,而是让 患者知道瘫痪不等于功能丧失,使患者逐步认识自己的状况,并尽可能通过改善、 代偿或替代的方式增强其实际生活活动能力。 1.2.2 运动治疗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具体治疗如下: ⑴转移训练: 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坐-站转移→床-轮椅转移等。 ⑵肌力、肌耐力、关节活动度训练:0、1级肌力予以功能性电刺激;2级肌力 予以电刺激及助力肌力训练;3级以上包含3级肌力予以抗阻训练或等速肌力训 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被动训练、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关节活动 6 贵阳医学院2012 届硕士研究生论文 度训练。 ⑶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用以促进和提高随意控制肌肉的能力以获得正确的运动 输出方法。包括 Bobath 技术、Brunnstrom 技术、 Rood技术、本体感觉神经肌 肉促进技术(PNF)、运动再学习技术(Carr-Shepherd)等。 ⑷平衡训练:遵从静态平衡训练到动态平衡训练;从坐位、跪立位到站立位平 衡训练及平衡仪的训练。 ⑸步行训练:a 步行前的训练:早期站立床训练及上述各项运动治疗;b 步行 训练:平衡杠内的步行训练及使用助行器的步行训练;使用腋杖、手杖的步行训 练。上述各项治疗:45min/次, 1次/天,5天/周,共1-3个月。 1.2.3 物理因子治疗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包括声、电、光、磁、 热、压力等疗法。如预防下肢肌肉萎缩予以功能性电刺激;为缓解疼痛予以TENS 治疗;预防下肢血栓形成予以压力治疗等。上述理疗:15-20min /次,1-2次/ 天,10次为一个疗程,共1-3个疗程。 1.2.4 矫形及支具应用: 根据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矫形支具,如预防脊髓损伤患者跟腱短缩,用足 托予以矫正;为有效进行站立训练及步行训练,给患者配带膝踝足矫形器或髋膝 踝足矫形器;为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佩戴胸腰骶椎骨折辅助夹板保持脊柱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