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万象并购美国A123.ppt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万象并购美国A123.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万象并购美国A123

万向集团简介 “收购师傅”鲁冠球与万向的并购之路 万向美国公司并购的共性与个性 美国A123系统公司简介 万向收购美国A123公司的讽刺 万向终收购美国A123公司益处何在 万象美国业绩走势图 万象集团未来面临的挑战 Thank You! * * 中企海外投资—万向集团跨国购美国A123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创建于1969年,从最初的4,000元资金和7名员工发展起来 从零部件到模块,再到系统 32个制造企业,160个创造基地 与中国的OEM厂家有密切联系 1990年代末期,万向就开始收购一些濒临破产的中小美国汽配企业。 2000年4月,收购美国舍勒公司,10月,收购美国LT公司3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3年9月,收购美国洛克福特公司33.5%的股权 2005年,收购美国PS公司60%的股权 2007年,并购全球最大的传动系统零件制造商DANA虽然业务与万向并不直接相关,但是接手后通过整合之后出售给私募资本,获得溢价。 目标公司状况 老牌、主供应商、合作伙伴 交易过程与结构 耐心等待最佳时机 精心设计交易结构 必须控股但不全资 收购后的经营协同与效果 中美协同占领全球市场 feature merit necessity A123于2001年在麻省公司简介理工学院(MIT)成立,总员工数只有5人,资金来源于美国能源部的科技项目经费10万美元。 A123锂离子电池一直以高功率,高性能,当然还有高价格占据着汽车,军事,政府项目大半市场份额。 也同时与GM汽车和奇异共同开发汽车与公交车用的磷酸锂铁电池模块。 Title in here Title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因锂电池技术具有军民通用特性,A123系统公司董事会担心美国军方、美国政府及美国国会的政客们从中作梗,2012年楞是将万向集团的“美意”拒之门外,濒临破产。 2013年中兴、华卫、三一重工收购美国资产所遭遇的种种“美式阻拦”,万向集团也有所犹豫。 2013年12月6日击败美国江森自控、日本电气(NEC)和德国西门子,斥资2.566亿美元成功购得美国锂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公司的全部股权。 Title in here Title in here Title in here 万向将获得A123公司汽车、电网储能和商业业务资产,不仅包括其所有技术、产品和客户合同及其在美国密歇根州、马萨诸塞州和密苏里州的工厂设施,同时也包括A123在中国的阴极电池制造业务以及与上汽合资的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的股权等。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整合,然后再分工。”鲁冠球说,“A123的美国公司将会整合成3个,一个储能,一个汽车,并设立一个技术中心。”A123仍将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合作,与当地高校合作,集聚一批人才做研发,进一步发展壮大。 Title in here Title in here 收购国际先进企业及其先进技术,是一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捷径”。但“捷径”往往是与高风险相伴的。面对收购这把“双刃剑”,拿到只是第一步,用好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技术的压力 A123美国专业开发,现有技术至少领先国内市场五六年时间 市场的考验 究竟哪种电池更加安全高效还没有定论 * *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