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之声(第304期)_31144.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之声 第四十二期(学习专刊) 贾家学区教育督导组主办 (总第304期) 二○一四年十月十日 目 录 ◆学习归来话感悟 ◆认真参培 收获颇多 学习归来话感悟 ——简阳市武庙乡九义校校长池玉德参加2014年农村初中校长国培有感 我有幸于9月20—29日在上海华东师大参加了四川“国培计划(2014)”——农村中小学校长短期集中培训。在为期10天的学习中,我们先后听取了15个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实地考察了上海浦江一中、二中,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内容涉及基础教育改革、校长文化意识与制度智慧、中层干部领导力培养、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知识与学习、学校课程建设……10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给我耳目一新之感,让我在感叹大上海繁荣的同时,又对上海基础教育领跑全国而由衷的佩服。 新课程改革革命静悄悄。新课改要克服基础教育中的浮躁乃至狂躁心理,抹去功利色彩,回归教育的自然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体现学校特色。在钟启泉教授专题讲座《静悄悄的革命》中我领悟了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沒有健全的人性,就沒有健全的经济和社会;“学习权”:每个人天生就有阅读、写作的权利,提问、深思的权利,想象、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活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的权利。改革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亮点: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來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愛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课程≠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关爱、关切、关联;发展智慧,健全人格;重视品德教育,人文素养)。旧的基础学力观:课程知识是一种外在于儿童的、供儿童“打开”的“知识百宝箱”而已。这种“知识百宝箱”无非是把课程窄化为学科,把学科窄化為学科知识,进而又把学科知识窄化为既定概念、定理、規律的堆积。这就抽离了课程丰富的文化內涵和对儿童的精神发展价值,进而使学习过程蜕变成了唯教材、唯教師、唯标准答案的死記硬背的过程。新的基础学力观:知识不是一种外在於个体或強加于个体的被管理、被灌输的“客观”的东西,而是一种可探询、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的探究过程,一种借助反思性实践來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过程。课程固然包含了知识这一核心要素,但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课程就是知识。从“预设的课程”转到“生成的课程”乃至“创生的课程”的连续体,是课程实施层层深化的必然現象。课程的“预设是为了生成”,“更好的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 校长的文化意识引领校园。校园文化在学校环境的美化中;校园文化在学生文明的习惯中;校园文化在教师行为的风格中。教师要追求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应借鉴学习别人教学方法,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不可套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画地为牢。要以自己的教学风格来吸引学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气质不仅体现在衣着与外貌上,还表现在眼神上。其充沛的体力和感情会给学生良好的印象,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这种气质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从爱听老师讲课到爱学这门课的兴趣迁移,出现所谓的“爱屋及乌”的效应。只有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讲起课来才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文化在校长办学的理想中。学校文化建设基于先进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而正确的行动又源于先进理念,行成于思,思成于行,思与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校文化的理念与制度能否行得通、行得久,关键在于校长首先要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如果校长对自己倡导的学校文化理念和制订的规章制度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学校文化建设决不可能成功。 校长的制度智慧在于执行。学校制度如何制定:所谓对错,常常就是顺序的问题,顺序对了,一切就顺理成章;关键:上下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使学校文化的活力持久而稳定,必须把学校文化理念具体化、物质化、规范化为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不执行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学校文化的活力,在于使学校制度准确而完整地体现其核心理念,并得到切实有力和坚定持久的执行。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理念。制度的智慧设计或许是学校文化到个体行动的关键!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化平凡为伟大, 创造出人间奇迹! 中层干部领导力重在培养。中层干部是学校领域发展的“关键生长点”;既连接整体,又立足局部。理想角色:要从“中间人”到“中坚人”。如何理解“领导力”:领导≠管理;管理:关注秩序,“把一件事做正确”;领导:关注变化与发展,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