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Ⅱ—东110采区10煤层防治水技术探究.doc

Ⅱ—东110采区10煤层防治水技术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Ⅱ—东110采区10煤层防治水技术探究

Ⅱ—东110采区10煤层防治水技术探究   【摘 要】介绍我矿Ⅱ-东110采区水文地质情况及充水水源,分析充水水源的原因,提出防治水措施。 【关键词】含水层;构造;充水水源;突水系数分析;防治方法 0.采区水文地质概况 刘东煤矿Ⅱ-东110采区为下山采区,位于我矿井的南翼,蒙村背斜的东北侧,由于受蒙村背斜影响,区域内上部较陡,下部较缓,底板受上部水源补给充分,区域内受F16、F21、DF1、F(1+2)逆断层等切割,又受周围大断层影响,次生构造可能较发育。采区主要的含水层为10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区域内断层也可能成为突水的通道。可能出现的陷落柱,而底板太原组灰岩水,是回采时防治主要的含水层。 1.采区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方法初探 1.1 10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该地层也称二叠系山西组含水层,该含水层砂岩在我矿厚度6~8米,距10煤层顶板10~20米左右,粒度大,裂隙发育,施工的主、副延伸下山和10煤仓时都遇到这层砂岩,出水量都达到5~6m3/h,巷道施工时有一定影响。 防治方法: 该层砂岩水为静水量,可疏干,掘进、回采时,做好水沟清理工作和在低洼处安装完善的排水系统。就可防治顶板砂岩水。 Ⅱ东-10煤层底板5~9米处有一层灰色,中厚层状的,厚度约4~5米,裂隙较发育,掘进-475东轨道时也有8-10m3/h出水。预计掘进、回采时局部会有出水现象。 防治方法: 该层砂岩水也为静水量,也可疏干,掘进尽量少破底板,如出水时做好水沟清理工作和在低洼处安装完善的排水系统。就可防治顶板砂岩水。 1.2 F16、F21、DF1、F(1+2)逆断层可能引起出水 Ⅱ-东110采区南侧为F16正断层,受F16正断层切割,使断层对盘岩层上升,采区对盘为太原组灰岩或奥陶系灰岩。F21断层距离设计的采区较远,回采时不会受到影响,DF1断层落差较大,回采过程中,如断层受到破坏,也可诱发断层出水,Ⅱ-东110采区位于F(1+2)逆断层的下盘,采区下半区与F(1+2)逆断层相隔,上方为含水丰富的太原组灰岩,也可能引起突水。 防治方法: 首先根据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分院提供地面三维勘探资料断层位置,提前请矿大进行矿井瞬变电磁法,查清断层位置。 其次进行利用钻机对断层钻探,探明断层准确位置和漂移的方向。 再其次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附录三(二)、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提供的公式,结合刘东矿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公式为: L=0.5KM√3P/Kp……………………………………(1) L:保护煤柱宽度,m; K:安全系数,取2~5; M:煤层厚度或采高,m; Kp:煤抗拉强度,Mpa。 本井田采用98年中国矿业大学测定,10煤层抗拉强度为0.29MPa。留设好断层保护煤柱,确保安全回采。 1.3可能出现的陷落柱 根据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分院提供地面三维勘探资料,Ⅱ-东110采区范围内没有陷落柱存在,但不能完全排除三维勘探资料有偏差,我矿与刘桥第一煤矿同属刘西井田勘探区,地层、地质情况基本一样,刘桥第一煤矿生产过程中已经遇见9个陷落柱,我矿在北七也出现3个陷落柱,基本未出现出水现象。南翼为新区域,不排除有陷落柱的存在。 防治方法: 首先由矿大进行矿井瞬变电磁法,查清区域内是否有陷落柱存在,如有异常,进行钻探验证,查明陷落柱位置、大小,留设合理的保护煤柱。保证安全开采。 1.4 Ⅱ-东110采区底板太原组灰岩水 Ⅱ-东110采区为下山采区,位于我矿井的南翼蒙村背斜的东北侧,由于受蒙村背斜影响,区域内上部较陡,下部较缓,底板受上部水源补给充分。我矿-475东轨道巷实测10煤层距太原组灰岩47~52米,水压在4.8Mpa,地面灰岩水长观孔水位+10米。 掘进巷道,底板需要的隔水层厚度。 计算公式如下面:t=L(√r2L2+8KpP-rt)/4Kp 式中 p-底板隔水层水头压力,Mpa; t-安全隔水层厚度(m); L-巷道底板宽度(m); r-底板隔水层的平均重度,MN/m; Kp-底板隔水层平均抗拉强度,Mpa 计算资料来自-475钻孔实测和矿井现有资料。 t-安全隔水层厚度,m; p-底板隔水层水头压力,4.8MpaL-巷道底板宽度,5m; r-底板隔水层的平均重度,2.64*10-3MN/m3; Kp-底板隔水层平均抗拉强度,1.08Mpa、得t=6.97m≈7m、47~52m7m 根据计算结果,底板隔水层厚度需7米小于实测47~52m米,所以施工Ⅱ东-11001工作面运输巷道无构造时不会受到底板太原组灰岩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