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识别和预防控制方法
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识别和预防控制方法 摘要 熟悉危险化学品特性、预知危险因素以及识别与预防控制危险源等一系列EHS管理是危险化学品工作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特性;危险途径;危险源;危险因素;识别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TQ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110-02
古人云: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如何居安思危,如何减轻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本文将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从危险化学品危险因素的预知、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预防对策。
1 认知危险化学品危害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与腐蚀品等[1]。
从以下事故中认知危险化学品危险因素预知、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的重要性。
1.1 事故危害
1.1.1 盐酸伤人事故
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楼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坚固件和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排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王某俯身坚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手臂上,将其灼伤[2]。
1.1.2 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储油罐输油管线发生起火爆炸事故,事故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以及大量原油泄露,周边海域污染严重,事故救援中一名消防官兵牺牲,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难以估计[3]。
1.2 事故原因
1.2.1 盐酸伤人事故主要原因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2]。
1.2.2 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主要原因
在外籍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某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
1.2.3 两起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监管缺失、管理不倒位。
直按原因:化学品存在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未做好危险源识别与预防、对策控制等工作。
1.3 事故后面的“隐患”
事故发生往往只是冰山上的一角,人们看到的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事故危害,并没有意识到隐藏在水下大量危险的存在,潜在危险因素不预知、不预防、不进行消除,事故隐患就不会减少,可能会导致更大规模事故危害发生。
美国安全专家海因里奇为保险公司研究分析工伤事故时,发现: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平均有29次轻度灾害,和300次有惊无险的经验[4]。它告诉我们一件重大事故的背后有29件轻度事故,还有300件可能发生的隐忧。对潜在的事故如果毫无察觉或者视而不见,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事故发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 危险化学品特性与危害途径
2.1 危险化学品特性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主要有易燃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废弃越来越普遍。在使用、处置危险源过程中,不了解其理化性、燃烧爆炸危害性、毒性及健康危害性,不懂得储运条件、泄漏处理方法及灭火、急救方法,不进行危险因素预知、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等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2.2 危险途径
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才对健康产生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眼睛、食道和胃以及气管和肺。在工作中,良好的个人习惯是安全使用化学用品的前提,如接触化学品后要洗手,在化学品场所禁止吸烟、禁食,搬运化学品时不要奔跑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的是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化学品特性的熟悉、危险因素合理的预知、危险源有效的识别与控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消除或减少工作场所不安全危险因素,预防事故灾害的发生。
3 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在面对危险化学品,如何让职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是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然后进行危险源识别、危险因素预知、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最后形成安全的行为活动。其中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安全使用危险化学品工作的核心内容,“预防为主”就是消除或减轻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3.1 危险化学品的认知
在使用、储运存放、泄漏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当熟悉危险化学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