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绘画史中的amp;quot;古拙amp;quot;风格.pdf
第39卷第5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01.39No.5
OFNANCHANG
2008年9月 JOURNAL UNIVERSITY Sep.2008
谂中国绘画史中的¨古拙风格
虞 敏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古拙”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中享有崇高地位。它的产生总是针对着繁缛、空洞的形式主义的流行与泛
滥,因此“古拙”风格蕴涵着批判意识。它根植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感知方式,这使其既高不可及,又无法被继承超
越。而中国近代、当代艺术界“古拙”风格的频繁出现,其实隐藏着本土文化衰落的深刻危机。
关键词:“古拙”风格;形式与内容;中国文人画;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12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8)05—0097一07
随意翻开一本有关中国美术史方面的著作,我 盘郁的气象,却意溢于形。至元代,赵孟频标榜“古
们会发现:“古拙、高古、朴质”之类的语言比比皆 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重神韵,求清雅;赵
是,这本是对于这一类造型风格的描述。许多著名 孟频的同乡兼朋友钱选以为画中“士气即隶体”、
美术史家在使用这一类词汇时并不作进一步的探 “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画格也“用笔雅拙,
索,似乎这是一个早已解决的问题,然而真正系统而 意境脱俗”【2J。明祝枝山小楷亦多得钟王法乳而
深入的研究却几乎没有,不能不说是中国美术史的 “古朴,宽博”;明末时以“古拙,奇古”为明确追求,
一个遗憾。这一类的造型风格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中 莫过于画家陈洪绶,先取法李公麟,上溯晋唐,形成
屡见不鲜,而在中国近代至当代的艺术实践中,出现 了独特的古雅气息;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的艺术比
的频率越来越高,使我们更不能回避。对这个问题 之常人有着更为强烈的感情色彩与复杂的精神内
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认识中国绘画传统, 涵,作品“冷逸简古”、“淋漓奇古”∞J,为水墨之
并对当代中国绘画也有颇多启示。 巨匠。
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作品造意新奇,构
一“古拙现象概述
境别致,人物古朴稚拙,情趣迭出;晚清赵之谦,书画
在对汉代艺术形象的描述文字中,李泽厚先生 皆求占意,以篆隶入画,得金石气,评者日“古艳绝
写道:“……看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 伦”;稍晚之任伯年,作品虽时有市井气,但人物画
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 时现忧国忧民之朴素情感,“风格”古朴秀劲,雅俗
柔和……‘古拙’反而构成了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 共赏;与其亦师亦友的吴昌硕,“诗书画印皆一代大
割的必要因素”…。而南北朝时期的龙门造像题记 宗,笔墨融汇古今,印格清删奇古,纯宗秦汉法,别见
书法中精选的20种,世称《龙门二十品》,书体大多 风格,气味深厚。绘画则苍茫古厚,不可~世”L4J,
“方劲古拙,雄强多采”,为北魏时由隶人楷初期的 他以金石治印古厚质朴的意趣引用到绘画用色方面
书法风貌。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明詹景风评 来。“自然不落于清新平薄,更不落于粉脂俗艳”,
“……此殆始于青绿山水之源,似精而笔实草草,大 乃“苍古,厚朴、生意盎然,又极有书卷之气”。
抵涉于拙,未入于巧——盖创体而未大就其时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