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新巴塞尔资本协定时代-财团法人金融联合征信中心.docVIP

因应新巴塞尔资本协定时代-财团法人金融联合征信中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用登錄機構暨其 對實施新版巴塞爾協定之功能探討 本中心風險研究小組 張家華 林思惟 前言 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以下簡稱Basel II)之實施,為目前世界各國金融監理機關與金融機構所最關注之議題之一,巴塞爾委員會亦已於2004年6月公布Basel II之定版內容。實施Basel II之最主要目的,係冀望透過更具風險敏感性之資本計提架構,加強全世界各國金融體系之安全。由於Basel II 增加多種且複雜程度不同之管理風險與資本計提方式,供金融機構選擇適用,以信用風險而言,包括引用外部評等機構評等結果,採用固定風險權數之「標準法(standardized approach)」,以及以金融機構內部評等系統為基礎,自行估計風險權數之「內部評等法(IRB approach,以下簡稱IRB法)」。 就採用IRB法之金融機構而言,內部評等系統之建置,必須符合Basel II對資料、資訊系統、模型與實際使用等面向之最低要求,並經過監理機關之驗證;就監理機關而言,則必須具備充分之資料與技術,以驗證金融機構內部評等系統及「法定資本」需求(Basel II第一支柱),並以宏觀之角度,進而評估金融機構所承受之實際風險內涵(risk profile),掌握各種面向之風險集中程度與系統風險,作為進行監理審查行動 (Basel II第二支柱)之依據。 解決上述監理機關於Basel II實施所面臨之與挑戰,必須仰賴完整之資料庫為基礎,如何以最有效率之方式建置符合執行監理審查功能之集中式信用資料庫,實為各國監理機關刻不容緩之重要課題。對於原本即已存在以監理審查目的而成立之「信用登錄機構(credit register)」之某些國家,則可在既有之基礎上,針對Basel II之需求,加強資料之蒐集與上述之監理功能。此一方式,不論是對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之監理機關而言,將可能是達成Basel II之最主要目的,亦即為鞏固金融體系最有效率之途徑之一。其未來可能之發展亦深受Basel委員會與各國監理機關之期待。 本文第貳段係摘自國際清算銀行(BIS)日前評定今(2004)年度金融穩定研究獎(FSI Awards)得獎作品:「A Review of Credit Registers and their Use for Basel II」(全文請參閱/fsi/awp2004.pdf),作者為任職西班牙央行的 Carlos Trucharte Artigas。quantif- cation)驗證 回顧測試 CAP curve ROC curve Brier Score 其他 缺乏已違約借款人資料 違約相關性 →金融機構無足夠之資料(尤其是違約戶)資料進行前二項校準工作 1.利用PCR之全體金融機構信用資料,協助發展監理性借款人評等系統,建立違約機率標竿值,並 2.據以比較暨驗證個別銀行對個別借款人評定之違約機率。 LGD 應以歷史回收率為基礎 利用市場資料計算(已違約放款或是債券的市場價格) 信用機構內部資料(違約後的收入與費用的現金流量折現,或自總損失金額與PD估計值推估) 驗證方法尚未成熟。初期可針對影響回收之質化因素進行分析。 1.根據PCR的信用資料進行LGD的實證估計(找出決定LGD的重要量化變數),協助主管機關求得個別銀行的LGD估計值,並據以比較個別銀行的估計結果 2.協助主管機關定期追蹤任一授信發生的損失,以建立目標放款母體並評估其經濟損失。按此已實現損失與PD估計值,LGD可自動產生並做為充要的監理工具。 EAD 額度使用率 估計與驗證方法尚未完全成熟。但原則上,模型化應相對容易,且不需要太多的資訊。 初期可針對影響額度使用率之質化因素進行分析。 1.彙整放款承諾的主要項目,進而提供違約前已使用與未使用暴險資訊。 2.定期分析借款人如何使用其信用額度(未提取部分)。 另一項核心主題,則是個別銀行風險內涵(risk profile)的判斷,以評估金融機構之實際風險水準與法定最低資本要求之差異。作者認為監理主管機關研發信用總體面的借款人評等系統,可用來比較同群中個別銀行的資產組合、衡量平均信用品質、判定風險內涵的最高與最低界限。此外,序時分析特定放款組合的風險,可做為判斷其行為(信用品質)趨進或偏離同群機構的根據。 另一個重要的項目–金融總體面的轉換矩陣(transition matrix)與其對應之轉換機率,提供以下有用的資訊:不同時期的差異(繁榮期與衰退期)、部門間差異(經濟部門間的違約機率與轉換機率的差異)、區域上的差異等。 風險抵減(mitigation)的處理則是另一重點。鑒於協定認可一系列的風險抵減方式,意指主管機關對此需有詳細與精確的瞭解,得以正確地衡量銀行實際的風險;亦隱含信用登錄機構需盡最大可能包含相關精確資訊(抵減因子類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