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菌与槐耳菌质鉴别及质量标准探讨-中国药品标准.docVIP

槐耳菌与槐耳菌质鉴别及质量标准探讨-中国药品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槐耳菌与槐耳菌质鉴别及质量标准探讨-中国药品标准

槐耳菌与槐耳菌质鉴别及质量标准探讨 刘文啟,陆以云,魏锋*,马双成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中图分类号:R9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Study on Authentic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 of HUAIER ‘s Basidiocarps and Huai’er Junzhi Liu Wenqi, Lu Yiyun, Wei Feng*, Ma Shuangcheng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50) 槐耳为我国民间习用药用真菌,有悠久使用历史。《唐本草》述槐耳“味苦辛,平,无毒。”,“主五痔,心痛”;《药性论》“能治风,破血,益力”;《中药大辞典》“治痔疮,便血,脱肛,崩漏”[1],。 槐耳菌质是槐耳菌种接种于基质,固体发酵后得到的最终产物,即槐耳菌丝体发酵物质,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原料药,具扶正固本,活血消癥功效,适用于正气虚弱,瘀血阻滞等症[2-4],为槐耳颗粒[标准编号WS3-216(Z-030)-2001(Z)]的组分。本文参照《中国真菌志》《普通真菌学》及《药材鉴定学》观察记述并研究自然生长的槐耳菌及人工培养的槐耳菌质生药粉末显微特征及区别,探讨国家药品标准槐耳菌质WS3-215(Z-029)-2001(Z)-2012中的有关药材基原、检查项下相关内容。本文研究槐耳菌及槐耳菌质特征及区别,为槐耳药材鉴别及标准建立,槐耳菌质鉴别研究,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仪器1.1 样品来源 槐耳菌子实体,采集品,产地北京、山东,经笔者与《中国真菌志》比对,其特征与槐多年菌同,鉴定为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 (Murr.) Ryv担子果,编号HEJ-01,HEJ-02;槐耳菌质,为槐耳菌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在基质上,经培养后所得的干燥菌质,由研制生产单位提供,样品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药材室。 1.2 仪器与试剂 生物显微镜OLYMPUS BX51;Links(0-150)mm电子数显卡尺(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公司);水合氯醛、稀甘油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槐耳与槐耳菌质基原及鉴定、样品观察、记述特征;药材分开粉碎,过80目或100目筛,水合氯醛试液透化,稀甘油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目镜测微尺测量、拍照。 3 结果 3.1 槐耳菌与槐耳菌质基原 槐耳之名始见于唐《新修本草》,至明《本草纲目》中亦记槐耳,别名为槐檽。关于槐耳基原,《唐本草》记述,曰:“槐耳,槐树菌也,当取坚如桑耳者”。现代文献报道槐耳来源为多孔菌科栓菌属槐栓菌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子实体[5],《中国真菌志》载槐耳为多孔菌科多年菌属槐多年菌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 (Murr.) Ryv( 与前拉丁名为异名关系)的担子果,生于阔叶树上,主要发生在洋槐[6]。槐耳菌质为槐耳菌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在玉米芯轴、麦麸等发酵基质上,于一定条件下经培养后所得的干燥菌质;其现行标准编号为WS3-215(Z-029)-2001(Z)-2012。槐耳菌与槐耳菌质为同基原药材。 3.2 药材性状 3.2.1 槐耳子实体 一年生,无柄,木栓质。菌盖半圆形,平展至反卷或覆瓦状排列,长径3.5~6 cm,短径2.5~5cm,厚0.5~2.5cm。干后略带香味。上表面淡黄褐色、淡黄色或暗红褐色,下表面白色、褐色至深褐色,无毛,无环纹,着生部位较厚12.2~15.2mm,边缘较薄4.5~6.3mm,厚圆钝,略呈波浪状。菌肉白色,或略呈淡肉色,菌管与菌肉同色,着生部位菌管长2.5~3.5mm,边缘部位菌管长2.2~1.8mm。孔面白色或灰白色,管口略圆形至多角形,每1 mm 3~6个。见图1。 3.2.2 槐耳菌质 为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大小不一,长径0.8~2.5cm,表面淡黄色或浅棕色,边缘厚圆钝,与基质附着部位略附颗粒状物。气微腥,味微苦。见图2。 1-1 槐耳菌子实体(上面);1-2 槐耳菌子实体(菌盖腹面) 图1 槐耳菌 图2槐耳菌质 3.3 显微特征 3.3.1 槐耳菌 菌丝系统二体型;生殖菌丝透明、壁薄、无横隔,直径2.5~5.5μm;骨架菌丝无色或淡黄色,常扭曲或缠绕,壁厚或实心,直径3.5~5.5μm。担孢子近球形,透明,壁厚,平滑,5.2~8μm╳5.2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