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gish技术鉴定甘蔗野生种外源染色体identifythewild
分子植物育种( 网络版), 2013 年, 第 11 卷, 第 1025-1031 页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3, Vol.11, 1025-1031
研究报告
Reseach Report
应用 GISH 技术鉴定甘蔗野生种外源染色体
林秀琴 1 , 陆鑫 1 , 刘新龙 1 , 毛钧 1 , 苏火生 1 , 刘洪博 1 , 蔡青 1,2,3
1. 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开远, 661600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保存研究所, 昆明, 650223
3.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 昆明, 650091
通讯作者:caiqingysri@163.com; 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 2013 年, 第 11 卷, 第 5 篇 doi: 10.5376/.2013.11.0005
这是一篇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
件的使用与传播。
引用格式( 中文) :
林秀琴等, 2013, 应用 GISH 技术鉴定甘蔗野生种外源染色体, 分子植物育种(online), 11(5): 1025-1031 (doi: 10.5376/.2013.11.0005)
引用格式(英文) :
Lin et al., 2013, Identify the Wild Exogenous Chromosomes in Saccharum Us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11(5): 1025-1031 (doi: 10.5376/.2013.11.0005)
摘 要 为了鉴定分析甘蔗远缘杂交中野生种外源染色体,以及分析其在子代细胞中的遗传行为。本研究以双亲本叶片基
因组总DNA 为原位杂交探针,对子代染色体进行单色及双色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结果
表明:2 种杂交方式均能鉴定子代中野生种外源染色体,但是,双色 GISH 比用单色 GISH 更容易区别双亲本染色体。通过
研究在子代细胞中鉴定出 14~17 条野生种滇蔗茅外源染色体及 37~41 条甘蔗属热带种染色体,亲本染色体以非整倍的 n+n
方式传递。对子代进行核型分析,核型公式为 2n=54=16 m+38 sm ,核型属2 B 类型。本研究对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野生种
滇蔗茅优异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甘蔗; 野生种; 外源染色体; GISH
Identify the Wild Exogenous Chromosomes in Saccharum Us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Lin Xiuqin1 , Lu Xin1 , Liu Xinlong1 , Mao Jun1 , Su Huosheng1 , Liu Hongbo1 , Cai Qing1,2,3
1.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 Improvement for Sugarcane,
Kaiyuan, 661699, P.R. China
2. Biotechnology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650223, P.R. China
3.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Yunn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例综合分析.pdf
- 食品安全标准专刊.pdf
- 安徽国通亿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报告摘要.pdf
- 医技诊疗类-菏泽物价局.doc
- 食品工平面厂总设计.pdf
- 审批表-宋伟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doc
- 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学研究.pdf
- 家畜繁殖学-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doc
- 华东典型地区大气硫沉降通量的观测和模拟研究-气象科学.pdf
- 家长助教团功能发挥促进新课程实施的策略研究.doc
- 同济大学2010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me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doc
- 应用傅利叶近红外光谱定性定量检测鱼粉中掺杂-动物营养学报.pdf
- 应用于有机加氢反应的等离激元催化材料设计-物理化学学报.pdf
- 店名-南台科技大学.doc
-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pdf
- 含答案-数字检验网.doc
- 应用通用转录器工程获得优良农艺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华中农业大学学报.pdf
- 含铋剂四联一线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学术期刊.pdf
- 员工为什么乐于助人多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对帮助行为-心理学报.pdf
- 建设占用耕地空间差异的多尺度特征研究-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