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项目简介、知识产权情况、发表论文著作情况、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
1、项目名称:车用动力电池多域、多尺度管理及成组关键技术
2、项目简介: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具有多域、多尺度特性,多域表现为电池机-电-热-寿命特性耦合,多尺度表现为从电池单体到模组及系统的尺度变化。本项目解决了电池多域、多尺度的建模问题、内部状态估计问题以及系统的热-安全问题,建立了动力电池多域、多尺度管理及成组核心技术体系。项目成果属于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之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主要取得以下创新成果:
(1)自主研发形成了多域(热、电、寿命)、多尺度(单体-成组)的电池特性建模技术体系,包括:电池单体电特性建模技术,基于过渡状态及灰箱理论的电池单体寿命建模及预测技术,基于集总参数的电池单体热特性建模技术,考虑电池内部温度梯度的热-电-寿命多域耦合单体建模技术及考虑单体不一致、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电池系统热-电-寿命建模及仿真技术。
(2)自主研发形成了多域(温度、电、寿命)、多尺度(单体-成组)的电池内部状态估计技术体系,包括:基于非线性双卡尔曼滤波的单体电池SOC、SOH、SOP估计方法;基于卡尔曼滤波及内阻在线辨识的单体电池内部温度估计算法;基于交流阻抗测量的解耦式电池单体状态及温度估计方法;基于开路电压滞回特性的单体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及考虑单体不一致、基于ANFIS和多尺度卡尔曼滤波的电池系统状态估计修正及融合算法。
(3)自主研发形成了多尺度的电池系统热-安全(电池安全、高压安全)技术体系,包括:电池单体层面的表面绝缘化处理技术、漏液防护设计技术、微短路测试技术、应力均一设计技术;电池模组层面的基于SOC估计的电池均衡技术、流场设计技术、热失控扩散防护技术;电池系统层面的高效热管理技术及电池高效、无损的低温交流预热技术及高压安全监控与防护技术。
上述成果共获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43篇,SCI收录16篇,EI收录25篇。经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查新,本项目成果具有新颖性。
基于上述成果的电池管理系统具有状态估计精度高、均衡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势,动力电池系统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电池温度范围合理等优势。成果有效提升了电池的性能及安全性,延长了电池寿命。成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项目申报单位苏州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实现新增产值5.4601亿元,新增利润1.5716亿元,新增税收921万元,创收外汇995万美元;本项目申报单位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近三年实现新增产值7.45亿元,新增利润1.291亿元,新增税收3725万元。成果还扩展应用到上海松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形成新增产值1.4699亿元,新增利润867.66万元,新增税收554万元。基于本成果的电池系统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中,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示范运营、2009年大连达沃斯论坛示范运营、2010年上海世博示范运营、2010~2011联合国UNDP示范运行以及2011深圳大运会示范运营,社会效益显著。
3、知识产权情况:
国别 知识产权类别 授权号 名称 核心专利 2017年3月31日时的有效状态 中国 发明 ZL201210055701.6 一种基于单体电池一致性的蓄电池组SOC估计改进方法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310473246.6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加热装置及方法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110170412.6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电在线绝缘监测方法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110170393.7 一种动力蓄电池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410010053.1 一种利用交流充放电快速预加热的动力电池充电机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210232500.9 一种辅助恒温电池盒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410006737.4 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410082560.6 用于锂电池模组的电池安装结构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410383621.2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封口化成方法 是 有效 中国 发明 ZL201310450467.1 一种密封式动力蓄电池模块201310450492.X 一种替代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的锂电池模块 201420771128.3 一种动力电池组 是 有效 中国 实用新型 ZL201420008722.7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低温自加热电路 是 有效 中国 实用新型 ZL201120217129.X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拟装置 是 有效 中国 实用新型 ZL201120217126.6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水冷系统 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