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拟平鳅头背部斑纹和下唇结构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生态学报
第 34 卷第 16 期 生 态 学 报 Vol.34,No.16
2014年8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Aug.,2014
DOI:10.5846/ stxb201306191739
杨立,张洁,宋波龙,赵俊,庆宁.拟平鳅头背部斑纹和下唇结构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生态学报,2014,34(16):4580鄄4587.
Yang L,Zhang J, Song B L,Zhao J, Qing N.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in infralabial shape and head spot pattern of 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
(Cypriniformes:Homalopteridae) and itstaxonomic implications.Acta Ecologica Sinica,2014,34(16):4580鄄4587.
拟平鳅头背部斑纹和下唇结构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杨摇 立,张摇 洁,宋波龙,赵摇 俊,庆摇 宁*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摇 510631)
摘要:针对拟平鳅(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 的两个亚种(L. disparis disparis 和L. disparis qiongzhongensis) 现有形态分类特征
的含糊,通过观察标本室保存的15条水系441尾标本,首次提出利用下唇结构类型作为拟平鳅亚种的补充形态鉴别依据,结
合头背部斑纹特征,能有效地鉴别拟平鳅各地理种群和亚种,为拟平鳅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依据头背部斑纹差异归
纳出4种类型,分别为小斑块型(云开山脉以东的7条水系及海南岛万泉河),虫蚀纹型(云开山脉以西的5条水系),混合斑
纹型(海南岛的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共3条水系),大斑块型(海南岛的昌化江)。依据下唇结构变化情况总结出3种下唇类
型,分别是半圆型(云开山脉以西的5条水系),几字型(云开山脉以东的7条水系),马蹄型(海南岛的3条水系)。依据头背
部斑纹特征结合下唇结构特征,对照模式标本的描述,重新定义了拟平鳅原有的两个亚种,将分布于云开山脉以东水系的种群
鉴定为指名亚种,拟平鳅L. disparis disparis,其鉴别特征为:头背部斑纹为小斑块型并且下唇类型为几字型;将海南岛种群鉴
定为琼中拟平鳅L. disparis qiongzhongensis,它们都具有独特的马蹄型下唇类结构,且头背部斑纹以混合斑纹型为主。 重要的
发现是,分布于云开山脉以西的种群与已命名的2个亚种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头背部斑纹为独特的虫蚀纹型且下唇类
型为半圆型。这可能是一个新亚种。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许能证明云开山脉以西的种群在遗传上的独特性以及形成新亚种的可
能性。云开山脉东、西两侧以及海南岛不同水系的拟平鳅的种群分化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拟平鳅,形态变异,云开山脉,华南大陆,海南岛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in infralabial shape and head spot pattern of
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Cypriniformes:Homalopteridae) and its
taxonomic implications
YANG Li,ZHANGJie,SONG Bolong,ZHAOJun,QING Ning*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Healthy and Safe
Aquaculture,College of Life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Abstract:Ambiguity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ade distingui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沙门菌pdf455kb.pdf
-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eucast专家规则.pdf
- 抗菌肽ad基因的改造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抗菌肽多基因表达技术与策略.pdf
-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定量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北京荣志海达.pdf
-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上海口腔医学.pdf
- 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的依据骨生化代谢标志物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pdf
- 抚触与婴儿的母婴依恋及情感调控的关联研究-儿童研究.pdf
- 护理人篇章-somersetpartnershipnhsfoundationtrust.pdf
- 抢攻全球智慧城大商机-台北进出口商业同业公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