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樟子松人工造林培育和经营
浅议樟子松人工造林培育和经营 【摘 要】樟子松是抗旱、耐寒性较强的乔木针叶树种之一,本文对樟子松种子的生产研究,围绕影响产量的因子和增加产量的措施以及樟子松结实规律的研究。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育林;密度;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治理生态环境和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种工程造林项目也随之增多,面积也逐浙加大,提高工程造林的质量和成活率就显的尤其关键,下面谈谈樟子松的人工造林培育与经营措施。以确保提高造林成活率。
1.提高工程造林质量的意义
植树造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造林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着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而且影响到林木的生长量、林分质量和效益,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是长期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经过国家系统整合后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在“生态优先、持续高效”原则的指导下,而建设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防护林体系。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前期工程由于科学规划严格施工,目前已经有效地防止了“三北”地区沙漠化进程,保护了当地农田建设,提高了粮食等农作物产量,这一工程正逐渐发挥作用。所以,要大力提高造林质量,为我省是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樟子松人工林的育林措施
2.1选地整地
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为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块不利樟子松生长。翌年春季平整土地,深翻细耙后修筑南北走向的高床,床高15cm,床面宽 40~50cm,沟间距80~90cm。做床时一定要做到床面平整,床面土壤细碎无土块。整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1 次春灌,以增加土壤墒情。
2.2种子处理
采用由黑龙江购进的国标三级(千粒质量6.90g,发芽率60%—70%,净度达90%以上) 樟子松种子进行播种,播种量控制在150kg/hm以内。在播种前先将樟子松种子清洗干净,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30min 进行种子消毒。种子捞出后漂洗干净,用清水浸泡 24h,然后将种子与湿河沙按1∶1的体积比混匀,放置在阴凉的地方进行层积。层积温度不可超过15℃,每隔3~5d翻动1次并洒水保持层积湿度。一般层积7~10d即可用于播种。
2.3播种
当春季5cm土壤温度稳定达到15℃以上(一般在每年5月初)即可播种。播种前应土壤消毒,对床面土壤进行喷洒3%的硫酸亚铁溶液1kg/m,播种时先用耙子将床面耙成麻面,然后将催芽后的种子和干沙混合,均匀撒播在苗床上,随后用锯末、河沙混合物进行覆盖,厚度1~2cm,最后铺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提高地温。
2.4苗期管理
干旱气候,降雨量小,日照强度大,蒸发量大,空气干燥,为防止樟子松幼苗遭受日灼,必须进行遮荫处理,以降低地表土壤温度和减弱光照强度。一般在播种后10d左右,幼苗即开始出土,待出苗量达60%以上时即可揭摸。应在傍晚时进行揭膜,以免幼苗受到日光灼伤。揭膜后应及时遮荫。采用高棚遮荫方式,棚高1.8m 的遮荫网。一般到9月上旬气温降低,幼苗已基本停止生长并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时即可拆除遮荫网,以利于幼苗积累有机物质,提高木质化程度,安全越过寒冷的冬季。另外,在幼苗整个生长期内,应勤松土除草,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减少土壤水分、养分损失,为樟子松幼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2.5施肥
樟子松虽耐瘠薄,但为了促进苗木健壮生长,必须施足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和蓄水保墒通气性能。在秋季施用充分腐熟的猪粪和鸡粪作底肥,施用量为15t/hm左右。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施肥时注意将肥料撒匀,然后深翻土30cm。一般在一年生幼苗生长高峰期,可叶面喷施质量分数0.1%~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d喷1次。进入秋季后期,对苗床床间沟内深施1次有机肥,为翌年春季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3.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密度管理措施
樟子松固沙林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按兼用林经营。为取得最佳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其有主导影响的密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密度对主要林分因子和树冠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密度对林分产量影响遵循密度效应规律,有自然稀疏过程。抚育间伐是人为调节林分密度的重要手段,既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又有经济收入。在稳定防护效果前提下,间伐调节林分密度,是对沙地资源持续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樟子松造林密度和经营密度的效应随着试验地域扩大和试验林分年龄的增长,对其规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而丰富。对樟子松固沙林而言,水分条件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水分状况决定着林分的生产力水平和稳定性,只有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经营密度,林木才能正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