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文素养-《中国的古代艺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素养--《中国的古代艺术》课件_

戏曲艺术 1.戏曲的发展历程 (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元:杂剧的兴盛 (4)明:传奇剧的繁荣 四大唱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 (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2、京剧的形成: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并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 京剧的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继承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唱、念、做、打为手段,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4、表演有一定程式,采用虚拟性动作,把生活中实有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代声腔 清代地方戏曲 生 两汉时期的绘画 如何去评价右边这幅帛画?说说你的看法。 内容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体现了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风格。 汉代主要是帛画和壁画。新的特点是:由于儒学在政治上开始占支配地位,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日益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但浪漫幻想主题依然十分流行。 魏晋的凸显个性 佛教、道教的发展,崇尚气节的社会风气,使这一时期的绘画 凸显个性。顾恺之 “以形写神”(布局严整,线条流畅) 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 西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局部) 展子虔(隋) 《游春图》 描绘了大地上的明媚春光 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 敦煌壁画·飞天 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唐朝的雍容华贵 唐 阎立本《步辇图》 《步辇图》反映松赞干布使向唐太宗求婚情景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 王维(唐)《雪溪图》 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以此来表现景物。设色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宋元的山水花鸟 宋代重文轻武的 国策,理学的兴 起使人们更注重 内心的修养。画 家从追求写实变 为更加注重意境。 山水画成为画寄 托思绪情怀的方 式。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 李成《晴峦萧寺图》 “奉化画圣”王谔,(1462—1544),明代画家。字廷直,奉化人,世居奉化城内西锦里。王谔以山水画被明孝宗朱瞻基称为“当代马远”。 《江阁远眺图》 明清的怪僻清新 由于地域、理念、师友等各种原因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一团和气图》 明宪宗朱见深 清初八大山人朱耷《安晚册》之四。 郑板桥的《兰竹图》 郑板桥 《墨竹图》 明人 《江城送别图》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当下中国绘画名品的价格在国际拍卖行飙升,对当今的绘画炒作你有何认识? 展厅三 金声玉振——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呈现怎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依照音乐形态的变化,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先秦时期:以钟磬乐为代表的乐舞占据主流,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就是充分的例证。 2、汉、唐时期: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占据中心地位。 3、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以说唱、戏曲为主的近世俗乐得到迅速发展,宫廷歌舞渐趋衰落,戏曲则逐渐形成了在音乐中的中心地位。 新石器时代—骨笛 西安半坡遗址—陶埙 战国青铜编钟 唐三大乐舞之首。又名《七德舞》。描述了秦王李世民率兵亲征刘武周叛乱大获全胜的战争场面,唐太宗即位后每宴必奏。军士百余人披甲执戟而舞,分为三变、十二阵、五十二编,主要乐器为锣鼓,声腔乐调以秦声为主,杂有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壮观雄威,慷慨激烈。《新唐书》、《旧唐书》等史籍均有记载。后又称《秦王曲》,对秦腔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一些表演形式、曲牌如《破阵子》、《朝天子》等至今仍在应用。 《秦王破阵曲》 《霸王卸甲》是著名琵琶大套武曲,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这个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高亢激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全曲共分十六段:(一)营鼓 (二)开帐 (三)点将一 (四)整队 (五)点将二 (六)出阵一 (七)出阵二 (八)接战 (九)垓下酣战 (十)楚歌 (十一)别姬 (十二)鼓角甲声 (十三)出围 (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