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源解析和其环境评价标准建立综述-- 灰霾元凶PM2.5源解析和其环境评价标准建立综述
2.5源解析和其环境评价标准建立综述’
灰霾元凶PM2.5源解析和其环境评价标准建立综述 摘要: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PM2.5相关工作内容为视角,总结了造成大气灰霾天气的元凶PM2.5的相关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其污染源分类、城市大气PM2.5分布特征及源解析、国内外控制PM2.5的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历程等。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对PM2.5污染的相关工作做了展望。
关键词:细颗粒物PM2.5;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评价标准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教育部自主创新科研计划新项目(编号:13CX06055A)资助
作者简介:李红旭(1962—),男,山西恒曲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污染评价与防治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X1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
1 引言
近两年来,PM2.5由一个陌生的专业术语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热点词汇,随着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度的提高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PM2.5这一术语走入了公众视线。
20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浓度。这张图显示的红色区域,即PM2.5浓度最高的区域,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其中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浓度接近80μg/m3,这一值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的这一值小于10才是安全的,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异首次引起中国民众对PM2.5的关注。
2011年10月,中国北方许多城市出现连续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及造成它的元凶——PM2.5的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许多大中城市已开展PM2.5的常规监测,并将结果向市民实时发布,同时将原来公布API(Air Pollution Index)指数替代为AQI(Air Quality Index)指数,将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也考虑在内,有利于消除和缓解未包含PM2.5时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2 PM2.5污染源分类
细悬浮颗粒为飘散在空气中极微小的颗粒物质,英文名称为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定义为粒径范围在2.5μm或以下的细悬浮颗粒(粒径在2.5~10μm为粗悬浮颗粒),单位以μg/m3表示。PM2.5的来源主要包括以自然源、固定源和流动源。
自然来源指植物花粉和孢子、土壤扬尘、火山灰、海盐等悬浮微粒,这些自然来源在PM2.5来源中占很少一部分。固定源包括火力发电厂等工厂由于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包括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污染物,同时包括城市建筑扬尘等原生性悬浮颗粒。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有机碳化合物,受到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硫酸盐、硝酸盐及有机碳等衍生性细悬浮微粒。例如,包贞等的研究认为固定源中硫酸盐和煤烟尘是杭州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排放源类,硝酸盐、燃油尘、建筑水泥尘对颗粒物的贡献明显[1]。流动源指的是机动车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机碳化合物,受到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硫酸盐、硝酸盐及有机碳等细悬浮微粒。
3 城市PM2.5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气溶胶中PM2.5超标情况严重。根据美国环保署发布的数据,2006年12月,美国东南部12个州内有98%的监测点PM2.5日均浓度超过了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35μg/m3,这意味着美国南部有逾150万人暴露于较高浓度的PM2.5之下。而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我国上海市,其PM2.5年均浓度达到0.050~0.059 mg/m3,是美国国家细颗粒物年平均标准的3倍还多。
由于区域不同,来源有所不同,PM2.5的化学成分都有所不同,而同一地区年代不同化学成分也有差异,表1为典型城市的PM2.5调查表,表2为国内部分城市PM2.5的来源比重表。
4 国内外控制PM2.5的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历程
4.1 国外PM2.5标准的发展历程
美国在1971年首次制定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于1987年、1997年和2006年进行过3次修订。美国的《清洁空气法》要求美国环保局(EPA)每5年就要对煤烟(颗粒物)、臭氧等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标准进行一次复审。1984年美国环保局建议采用颗粒物(PM10)代替TSP;1987年,美国实施颗粒物(PM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年平均和24h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50μg/m3和150μg/m3;1997年美国环保局制定发布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年平均和24h平均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探究.doc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发展历程和当前主要问题探究.doc
- 高等职业院校非艺术类专业《摄影基础》课程改革刍议.doc
- 高等院校会计管理问题探究.doc
- 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和防护探究.doc
- 高等音乐教育背景下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
- 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探究.doc
- 高等院校办学定位现状和策略思索.doc
- 高管团队注意力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doc
- 高管增减持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探究.doc
- 2.5纳入空气质量基本监测项目政策议程研究'-- PM2.5纳入空气质量基本监测项目政策议程研究.doc
- 2000—2012年北体学报关于大学体质探究研究综述.doc
- 2001—2011年贵州旅游业经济贡献和发展对策建议.doc
- 2002-2011年《学前教育探究》载文探究方法研究.doc
- 2002—2011年11月抚顺市极端最低气温定量研究.doc
- 1992—2010年广东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和防控措施.doc
- 2003~2010年我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治疗结果临床研究.doc
- 2001~2010年间日语借词探究.doc
- 2007年—2012年《申报》探究综述.doc
- 2008—2012年国内关于《申报》探究综述.doc
最近下载
- 小红书种草训练营课件.pdf VIP
- 西药二2017-孟定4月.docx VIP
- 西药综合:6月月考.docx VIP
- 干细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进展与展望.pdf VIP
- 2025乡关于“十五五”时期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建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培训-公务礼仪培训.pdf VIP
- 2025年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文化管理方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服装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案.docx VIP
- 西药综合:4月月考.docx VIP
- 2.3+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教学课件)地理中图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