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宓-娶了谁都不会幸福
吴宓:娶了谁都不会幸福 1
最成功的人生是什么?不是上帝给了你一副好牌,而是你能把上帝发的一副坏牌打赢。人生的较量有时不是一副牌的好坏,而是每个人打牌的能力。同样一副牌,不同的人来打,结局大不相同。比如,胡适能把包办婚姻过出幸福的味道。很难想象,如果把江冬秀包办给吴宓,吴宓将会过成怎样糟糕的一辈子。吴宓的几段感情都是自己所选,挑在手中的全是好牌,却段段不幸福,他是诗人,是文学家,却因缺乏人生大智慧,每段感情都没能善终,有人形容他是“飞蛾撞昏在灯罩上”,娶谁都不会幸福。
2
吴宓本名吴陀曼。1910年报考清华学校时,他拿出石印本《康熙字典》,在某册某页闭目确指,得一“宓”字,遂改名吴宓。22岁时,他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科毕业,赴美国就读弗吉尼亚大学,1918年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1918年11月,留学哈佛的吴宓接到清华留美同学陈烈勋的来信,欲将自己的妹妹陈心一介绍给吴宓为妻。陈心一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女子师范学校,与吴宓同岁,当时是浙江定海县的一位小学教员。陈烈勋在信中说,其妹在家中曾多次听他谈及吴宓,后又阅读过《益智杂志》、《清华周刊》中吴宓的诗文,尤其是看到吴宓的照片,萌发爱慕之情,愿嫁吴宓。吴宓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立即回信同意交往。同时,他托自己清华同窗六年的好友朱君毅帮忙打听,朱君毅的表妹兼未婚妻叫毛彦文,当时也在杭州,同陈心一是好友。毛彦文并不因自己与陈心一是同窗好友而一味溢美夸大,她对陈心一的评价很中肯:“不知吴君选择对象都有哪些条件?陈女士系一旧式女子,做贤妻良母最合适。皮肤稍黑,但不难看,中文精通,西文从未学过,性情似很温柔。倘若吴君想娶一位能治家的贤内助,陈女士很适合。如果想娶善交际、会英语的时髦女子,则应另行选择。”
当时吴宓对这种评价应该是认可的——他和陈心一很快开始了书信来往。1921年8月,留美归来的吴宓没休息两天便匆匆赶往杭州陈家。吴宓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一副海外学子的风采,陈心一含羞垂眉,两人相对而坐,并无过多交谈。巧的是,随后毛彦文也来陈家,她第二天要回上海,特来向好友告别。另一层,陈心一之前或许告诉了毛彦文吴宓要来访,请她前来帮忙“把关”。毛彦文活泼雅趣,大方得体,一副新派淑女风范,气质与陈心一有很大不同,给吴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可以说,吴宓与陈心一一见如故,陈家对这个未来的女婿也相当看好,当天下午,在陈父的安排下,俩人泛舟西湖,吴宓心中殊为快活。第二天一早,二人再度漫步西湖两岸,都有相见恨晚之感。吴宓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是日之游,较昨日之游尤乐。家国身世友朋之事,随意所倾,无所不谈……此日之清福,为十余年来所未数得者矣。”
仅仅13天以后,吴宓和陈心一正式完婚。
婚姻这样的大事,吴宓如此仓促决定并完成,可见他性格中有极为冲动的一面,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吴宓当时对陈心一一定是很满意的,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入了洞房。
陈心一是他主动选的,本应相处美满,实际上这段婚姻只维系了8年。
3
当初吴宓委托毛彦文在国内打探陈心一的情况时,毛彦文很明确地告诉他陈心一很贤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但是,要她做一个新派的、善交际的太太就不可能。可以说,毛彦文看人非常准。婚后,陈心一恭顺贤良,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为吴宓生下三个女儿,也调教得非常好。这样恬淡、安宁的婚姻状态是很多男人求之不得的。吴宓因家庭毫无后顾之忧,这个时期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1921年他受聘在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任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等课,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先河。1924年他赴沈阳,任东北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次年清华大学成立,他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他还出版了多本著作。可以说,这是吴宓的鼎盛时期。
陈心一给了吴宓一个稳固、安逸的家,但是,他却渐渐对她不满意了。他怪她太安静,太恭顺,不善辞令,羞于交际——此前他爱她的种种优点如今成了她的不好,甚至是罪状。多年后香港女作家亦舒在谈及男女感情时一语中的:当一个男人不再爱他的女人,她哭闹是错,静默也是错,活着呼吸是错,死了都是错。到了1929年,吴宓看陈心一已处处不顺眼,在家里一天都无法待下去。这种强烈的改变有男人的七年之痒之因——婚姻进入一段时期后,夫妻出现审美疲劳,会有厌倦感。但更主要的是,吴宓心里有了另一个女人的好,他以为这个女人才是他真正的梦中情人,是他的真爱。
此女非别人,她就是毛彦文。
当时,毛彦文的未婚夫朱君毅与吴宓同在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任教授,他与毛彦文本情深意笃,但世事难料,俩人订婚六年后他爱上了别的女子,以近亲结婚有害于下一代为理由,不顾多方反对,坚决解除了与毛彦文的婚约。
吴宓对自己的好友说,其实他早就爱上了毛彦文,在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