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对大学文化启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子思想对大学文化启迪

墨子思想对大学文化启迪   摘 要: 墨子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这其中的大部分主张不仅对当时社会及人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创建优秀的大学文化具有借鉴价值。由墨子思想中汲取智慧以创建平等兼爱、实践求知、缜思善辩的大学文化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科学务实的精神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墨子 墨子思想 大学文化 作为影响人、塑造人、感染人、激励人的一坛“泡菜水”(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大学文化融汇了一所高校思想、制度和精神等层面全部的能量,即如“泡菜水”般将各种味道浸入到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中,甚至将架构起影响其一生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从育人这一角度来讲,创建积极的、优秀的大学文化势在必行。而创建优秀的大学文化绝非一朝一夕,除了要磨合各要素间的协调平衡、塑造师生员工的群体性格,在文化层面上,更需要营造出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在这一方面,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探究和借鉴是一条有效途径。 墨学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学派中的重要一脉,以其非凡的社会影响和众多的践道者而在当时社会中享有盛誉,并且一度与儒家学派分庭抗礼,被称为“世之显学”。《吕氏春秋》载:“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孔墨)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与儒学者追求的“不朽之名”不同,墨学及其践道者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最高目标,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摒弃一些鬼神天志之道尚且不谈,因为这究竟是墨学中的一种牵强论据而有违于唯物史观,墨学思想倡导的是平等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以实际行动造福大众。在墨学的思想中,“兼爱”便是人与人之间应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和身份等级的贵贱,普遍的、平等的互相爱护,即“爱无差等”(《孟子滕文公上》),这与儒家主张“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爱有差等”的秩序观表露出显著的差别。同时,墨学主张节俭用度、反对铺张娱乐,主张强不欺弱、富不欺贫、相敬如宾、和睦共处,崇尚贤德、大同。若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了墨学的衰弱,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架构可能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当然,历史的选择也有其必然性,墨学作为反映当时社会中下层民众利益的学说,并不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所器重,因而它的衰落也成为必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墨学中透露出的智慧光辉也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动力,时至今日,墨学中的许多价值理念仍对大学文化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一、平等兼爱 墨子是墨学一派的主要创始人和倡导者,墨子名翟(一说翟为姓,名乌),据考为宋襄公之相目夷子的七世孙。墨子出生时曾显赫的家世已衰微,其家据流传是做木匠营生,故墨子经常以“鄙人”或“贱人”自称,直至后来成为与孔子齐名的“显学”领袖,墨子仍对自己的贫贱出身直言不讳。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墨子对底层普通劳动者的认同,而且包含了墨子对于等级观念的不以为然。在墨子看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1],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人道精神,重视听取民意,维护民权。对于统治者,墨子言《墨子·尚同上第十一》:“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强也”。对于贤贵则应“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此安生生”(《尚贤下》)。这种朴素的“兼济天下”的观念正是墨子平等精神的体现和升华,皮嘉佑在1898年5月《湘報》的《平等说》一文中称誉:“平等之说导源于墨子。”也正是这种平等的理念,才使墨子产生了对于“爱”的大悟,他倡导的“兼爱”是“摩顶放踵利天下”(《孟子尽心上》)的大爱。 墨子主张“兼爱”应具有普遍性。他认为:“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由此,只有做到“爱人若爱其身”,才能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最终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第十四》载:“若使天下人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同时,墨子认为“兼爱”也应具有一贯性,不应独立于时空或单一个体而存在。据《墨子兼爱下》所载,墨子倡导的兼爱是取法于上古圣王。“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正因为古已有之的圣德在治世中的兼济作用,后人才更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可以说,墨子思想中倡导的“兼爱”是普济天下的大爱,他已然超越了深存于社会和人际间的秩序观与阶级差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