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探究
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探究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通过对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概况的调查整理。研究了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特点和内涵——陕南苏区精神。探析了陕南苏区强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推动陕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时代
价值。
关键词: 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苏区精神;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312-02
0 引言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承载“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革命遗址,纪念馆,文物,烈士陵园等)。和精神载体(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以及建国后表现非常精神面貌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便可成为红色文化资源。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陕南进行革命斗争中留下的红色文化资源。陕南苏区指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创建的“川陕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陕西省陕南地区的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的28个县区。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陕南地区苏维埃政权的普遍建立。形成了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陕南苏区精神。陕南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1 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1.1 分布简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共鄂豫陕省委,鄂豫陕特委以及红四军,红七十四师在以商洛为中心的广大区域,进行了艰苦的武装斗争,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从1934年12月至1937年4月先后建立了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和2个县,13个区,46个乡,314个村的苏维埃政权。中共陕南特委建立以后,领导共产党人和陕南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推动了汉中和安康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红四方面军从1932年12月进入陕南汉中地区到1935年2月下旬在陕南镇巴、西乡、勉县等县境内建立了5个县22个区镇,95个乡,320个村的苏维埃政权。早在1932年川陕苏区就被毛主席评价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
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陕南人民积极地创建陕南游击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豫陕鄂革命根据地。
陕南游击根据地:由中共陕南特委领导创建根据地,时间从1930年11月在南郑县龙岗寺召开的陕南第二次党代表会议开始,至1933年“马儿岩”事变发生。根据地丧失。
川陕革命根据地:由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边区人民共同创建的一块根据地。辖区主要分布在汉中地区的镇巴,南郑等5个县境内。时间从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汉中地区到1935年2月撤出陕南开始长征。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由中共鄂豫陕省委,鄂豫陕特委和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时间从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南洛南县到1937年4月红七十四师到长安县大峪口整训。
豫陕鄂革命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在豫西,陕南,鄂北领导创建的根据地。1947年7月创建,1948年6月化为豫南和陕南两个战区。所辖党组织分别划归中共陕南区党委和中共豫西区党委。
中国共产党领导陕南人民早创建苏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不仅为陕南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陕南地区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存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1.2 革命遗址,遗存。汉中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陕南特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洋县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西乡县红二十九军军部旧址,青鹤县战斗遗址,马儿岩事变遗址,陕南战役遗址,红色交通线遗址,华阳会议遗址,陈浅伦故居,何挺颖故居,镇巴革命烈士陵园等。
安康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旬阳红军墓,廖乾吾故居,中共鄂豫陕省委旬阳县苏维埃旧址,以及红十五军建立的潘家河,小河口等苏维埃政府旧址,宁陕三烈士墓,牛蹄岭战斗遗址,安康烈士陵园,平利,汉阴烈士陵园,鸡心岭战斗遗址。
商洛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及红二十五军旧址,豫陕鄂军部旧址,红岩寺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鄂陕特委和鄂陕游击司令部旧址,镇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豫陕特委建立旧址,龙驹寨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旧址,商州,商南,丹凤县烈士陵园等。
2 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
中国共产党领导陕南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中留下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其深刻的内涵。陕南苏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表现为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当时所有苏区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所铸就的革命精神。
陕南苏区精神主要是:
2.1 建国执政的坚定信念:从1932年到1934年,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根据地革命斗争遭受严重挫折情况下进行战略转移并创建了川陕和鄂豫陕革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