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MM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CMM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摘要:程序设计语言是高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然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尤其是一些文科专业,学生对于工科思维、计算思维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往很多教学工作者都对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2]为了让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从教学过程角度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通过过程控制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思维;教学过程;过程控制 作者简介:张晨静(1979-),女,河南郑州人,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梅海彬(1973-),男,湖南常德人,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讲师。(上海 20130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85-02 课程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在授课环节中,由于知识量和课时的约束,多数时候还是以老师教授为主;在作业环节中,由于学生人数多、作业多,往往采取分批批改的方式。某个时间、某个章节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度量行为和结果。这些环节容易导致以下问题:在教师方面:当老师把知识教给学生的时候,他们是否掌握不知道,所以学习效果不可预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度,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当学生提交了学习成果(例如课程设计作业)的时候,不确定这些成果是否原创。在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概念一无所知,[3]感觉太难学不会;作业不会作,得不到老师的指导,产生挫败感;[4]抄袭作业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数;一份试卷掩盖了学习过程(尽管有平时成绩,主要决定因素还是试卷)。 目前,无论教学管理层面还是教学实施层面,都更关注“教师讲授”的实施,对于“学生学习”的实施过程没有明确的度量要求,从而出现了“教而不学”的情形。因此,本文考虑适当引入软件工程中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能力成熟度模型)中有益的思想,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面进行过程控制,改善教学效果。CMM的核心思想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然而,软件工程中的CMM强调过程管理,对内容却没有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MM过程控制的时候,不能拘泥于形式,在过程控制的同时在形式和结果之间要做好平衡。 下文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例,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过程控制,检验相应的学习效果。 一、过程控制在教学中的实施 1.现状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目前,学校教学管理中对于教师方面的管理已经有比较明确的条文。例如,对于教学各种文档的要求(时间、格式、内容等)。这些属于“教”过程的量化和过程控制。然而,对于教学活动中学生“学”方面的管理要求——例如学生守则中的要求以及教师课时计划中的要求,缺少检验机制和标准,没有明确的过程控制以达到质量控制。 因此,针对前文提到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学生“学”方面的过程控制、检测,期望达到改善学习效果的目的。 2.调研确定关键过程 CMM(除了第一级)制订相应的关键过程域(KPA)以实现每一级的目标。[5]这些关键过程域指明了要达到相应能力成熟度等级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因此,要通过调研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等,从而采取相应的过程控制步骤,改善教学效果。 调研分两个阶段,在三个班共249名同学中进行了调查。第一次在课程开展中期,第二次调查在课程教学内容全部结束之后。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课程难点、答疑、模拟测试等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有36%左右的同学在初中或者高中不同程度地学习过程序设计语言,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没有任何学习基础。有一点基础的同学普遍反映循环之后的章节比较难,而没有基础的同学觉得三大基本结构也不太清楚。86%的同学反映作业太难了,接近86%的同学反映作业是模仿的。绝大多数同学觉得答疑和模拟测试很有必要。不少同学对作业制度提出了建议:作业太难、分层次布置作业、不希望被抄袭、希望当场改出来便于纠正、少留作业多进行随堂考、采用纸质作业等。 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方面需要控制的几个关键点。 (1)教学的关键内容。在程序设计课程中,普遍反映从循环章节开始,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大。后面的章节内容基本上都依赖于循环章节,因此,必须在循环章节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 (2)作业。普遍反映作业多、难,希望得到更详细的解释。不希望抄袭和被抄袭。 (3)答疑。固定合理的答疑时间和方式。 (4)模拟考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