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繁荣地方特色文化_-_.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地理繁荣地方特色文化_-_

一、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1、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造就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2、在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各地的传统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各具特色。 3、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菜系。北方以小麦为主,居民喜爱面食,南方以水稻为主,居民喜爱米饭。 4、不同的地形环境下,交通工具也各具特色. 它们不仅体现当地的历史沉淀,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以傣族,藏族为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 1。傣族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山林茂密,女子一般丝绸制作的窄袖短衣和筒裙 男子一般穿无领对襟或大襟或小袖短衫,下身穿肥大长裤 ? 2. 藏袍具有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的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堂练习: 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 、 等对其服饰的材质、样式、色彩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在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有很多典型。例如,傣族生活在 , 地区,气候湿热、山林茂密,女子一般穿丝绸缝制的 和 ;男子一般穿 或 ,下穿 长裤。 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一:气候,特别是气温和降水对传统民居建筑影响深刻。 如果从海南到黑龙江做一次旅行,我们会发现南方民居 墙体薄、窗户大、通风条件好,而北方特别是东北的民 居墙体厚、窗户小、密闭程度高;如果从福建到新疆做 一次旅行,我们会发现东南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西北 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小。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 1.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民族文化组合,正确的是( )。 A.朝鲜族—窑洞 B.傣族—泼水节 C.蒙古族—藏袍 D.彝族—竹竿舞 2.下面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要想富先修路 3.下列旅游资源中,全属自然风光的有( ) A.长江三峡、北京故宫、杭州西湖 B.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 C.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避暑山庄 D.八达岭长城、台湾日月潭、黄山 4.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 ) A.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 B.西双版纳和昆明滇池 C.秦陵兵马俑和山东黄山 D.南京明孝陵和从化温泉 5、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穿的“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适应( ) A.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防止缺氧 B.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C.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要求。 D.青藏高原上饮食习惯 6、“衣、食、住、行”中的“行”也是一种文化,下列哪项是对我国南方与北方传统的出行方式差异的概括( ) A.南船北马 B.南甜北咸 C.南米北面 D.南湿北干 7、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 ) A.地质地貌景观 B.城市面貌景观 C.地方文化特色 D.各地风味小吃 北方传统民居一般院落开阔,坐北朝南,墙体厚,窗户较小。 南方传统民居 南方两面坡式民居主要分布于温暖多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两面坡形屋顶有利于雨天排水。 蒙古族为了适应经常搬迁的流动生活,喜欢居住在帐篷、蒙古包等易于拆装的住房里。 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二: 地形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也很大。南方山区地形 崎岖,民居一般依山就势建在坡度平缓的向阳坡,布局 紧凑、院落较小,如西南山区的吊脚楼;而北方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民居一般形态规整,院落宽大,如北京的四合 院等。 湘西吊脚楼 北方传统民居,一般院落开阔,   坐北朝南,墙体厚,窗户较小。 四合院 胡同 地理环境的民居的影响:   三:为降低造价,我国各地传统民居建筑都尽量就地取材。例如,贵州镇宁等山区的布依族人们采用片状岩石建造石板房;黄土高原的人们在黄土层中建造窑洞;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们使用竹子建造竹楼。 延安窑洞 贵州镇宁民居 傣家竹楼 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我国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地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我国多年来积极支持和参与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