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幅人性故事生动图画描绘
一幅人性故事生动图画描绘 [摘 要]关恒武的小说《两半屯》将人性的矛盾置于黑土地上,在两元对立的冲突中塑造典型形象,追问性格之于命运的支配力,哀叹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道德属性之不可调和,诉说价值取向面临十字路口的困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性故事图画。
[关键词]关恒武;小说;《两半屯》;人性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00 — 02
松嫩平原是黑土地的摇篮。生活于这片土地的人们其性情恰如这里的自然景观粗犷疏朗。关恒武便带着他家乡这般况味和熟透的记忆,向我们通过他的小说《两半屯》说说唱唱道出一番人性博弈的故事。他将人性的矛盾性置于黑土地的时代背景中加以考量,于是这部小说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自然属性之花与社会道德之花竞相斗妍、异彩纷呈的图画,通过这幅画面可以洞观人性的复杂与微妙以及当下困惑与焦虑的精神状态。
小说《两半屯》在书写着黑土地活色生香的乡土风情的同时,讲述了发生这里的生与死性格与命运、贫穷与富有的世间悲喜剧。
一、在两元对立的冲突中塑造典型形象
如果说,把东北男子汉那种彪形体魄粗野豪爽的特征视为美感的话,那么作者便将这种美感均赋予三爷这个人物身上。三爷这个人物在作者笔下似乎为一朵”恶之花”,但非邪恶。在剖析这个人物形象特征时,令人难从惯用以往形而上的评判标准加以归类定性。这个人物却非无恶不作横霸乡里的恶棍,亦非阴险毒辣害人害己的小人。他有似行迹于善与恶边缘丛林间觅食的狼。这位一生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三爷虽然藐视道德,但从不冒犯法律。在这个人物身上聚焦着过去闯荡江湖豪杰与现在投机致富淘宝者的影像,他是中国自古至今民间最底层生活群体适应生存能力最佳的强者。在这个人物身上最能体现出中国农民那种既勤劳又狡猾,既粗放又自私的复杂特质。就是这位为了活着做什么都不过分的三爷,为了活命忍痛卖掉自己亲生女儿的绝情,为了娶到心仪女人愤然剁掉自己手指的震撼力,反悔失信的他却断然扣掉自己眼珠的自残。这一系列骇人的刚烈行举,透出受传统的主流的意识压迫已久的人性自然欲望得以快意释放的气息。于是,作者心目中的强者与硬汉野性与血性等影像得到张目,草莽英雄情结的自恋得到满足。相形之下的王老好这个人物是善的化身,一腔乐善好施的古道热肠,一生为祖辈创立的积德碑增光添彩而极尽行善之能事。为此,他付出了受苦受穷一辈子的代价,却心甘情愿。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为其善举令人动容的情思,由然进而将中国农民勤劳善良、老实厚道的传统美德于这个人物身上浓彩重抹加以涂饰的同时,也将这个人物可化为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固有着安贫守旧偏执愚昧的典型灵魂。显而易见,王老好这位安贫乐道传统礼教的守望者与三爷这位恣意肆为的闯荡者形成异峰相峙的奇观,涵盖了人性双重属性对立统一关系。
二、性格之于命运支配力的图示与追问
三爷与王老好这两个人物水火难容的性格已然决定着各自命运迥然不同的指向与归宿。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性格特征通过社会变革这一宏大背景中加以凸显,并以这两个人物性格相互对立纠葛突出各自鲜明的个性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土改前,逃荒到两半屯的三爷与坐地户王老好都是穷苦人。三爷凭其一身冲劲胆量与野心,开荒垦地,卖女儿买耕牛,割腿肉赌输赢等拼打,拓田殖业成了地主。老守田园的王老好尽管千辛万苦勤俭持家,节衣缩食施舍与人的善举有口皆碑,自家日子过的依然贫困潦倒。土改了,三爷这位地主一夜之间落魄成穷光蛋,翻身的王老好应是扬眉吐气了,可他的日子仍然不见起色,分得一件三爷的裘皮袄舍不得穿压了箱底,分到一头耕牛不知怎么饲养成病牛,却不忍心宰杀,牛掉泪,他也落泪。三爷瞧不起他那副心慈手软的样子,骂他窝囊,还是三爷愤愤然地替他一刀割掉那头牛的脑袋,将刀一扔走人了。改革开放了,三爷这位自我放逐的角斗士使出浑身解数,一路轻骑驰骋于贫富峰谷间游刃有余,他像当初许许多多万元户昼夜间发家致富。在两半屯里置了机动车辆,盖起赫然醒目的“小皇楼”,而且还雇了工。王老好的儿子当了三爷的雇工。为此王老好不无悲叹道:这是剥削!竭力阻止儿子为三爷打工。他怀恋土改那段均贫富心理平衡且舒坦的日子。虽然三爷成为屯子里的首富,成为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但王老好鄙视他的为人处事歪邪,认为三爷的致富不正道。三爷对此却不屑一顾,尽管做了些鸡盗狗窃不屑小事儿而背负缺德做损的骂名,也因其蛮横逞强而令人侧目遭嫉恨,依然我行我素。他罔顾所有的规矩,名分等道德秩序,对风云莫测的事物敢于冒险,他是不规则游戏的高手,就是这样一位既豪放又狭隘的、野蛮且理性、冒险且狡猾的三爷,也是这样肆无忌惮为富不仁的道德虚无者,从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性格打造出自己物质生态的精品。从这个人物身上映照出改革开放以来那些淘金者、偷猎者摇身一变成新贵、新宠的隐秘之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