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道滘镇红肉火龙果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docVIP

东莞市道滘镇红肉火龙果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莞市道滘镇红肉火龙果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

东莞市道滘镇红肉火龙果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   摘要 以台湾祥龙红肉火龙果为试种材料,通过几年适应性栽培和观察,总结了其在道滘镇种植的性状表现及一套适合试种地区推广的红肉火龙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扦插育苗、整地立柱、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人工授粉、疏花疏果与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红肉火龙果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肉火龙果;种植表现;栽培技术;广东东莞;道滘镇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108-01 火龙果(Hylocereus spp),属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或蛇鞭柱属植物,又称仙密果、青龙果、红龙果等,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后传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台湾省,现在我国南方的海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种植[1-2]。火龙果作为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经常食用能降血压、降血脂、润肺、解毒、养颜、明目,对便秘和糖尿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有研究指出红肉火龙果的风味比白肉果佳[3-4]。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推广红肉火龙果种植具有更广泛的市场,笔者于2010年3月开始在东莞市道滘镇南丫滨涌试验基地以台湾祥龙红肉火龙果为材料进行引种试验,此次试种的台湾祥龙红肉火龙果植株长势良好,病虫害较少。试种第1年基础投入(立水泥柱2 625根/hm2、购买种苗10 500株/hm2)15.75万元/hm2,肥料农药投入2.427万元/hm2;第2年肥料农药投入1.746万元/hm2,产量为29.1 t/hm2,按收购价格为8元/kg,收入23.28万元/hm2;第3年进入盛果期,肥料农药投入1.773万元/hm2,产量为35.7 t/hm2,按收购价格为9元/kg,收入32.13万元/hm2;从种植第1~3年,每年地租约1.5万元/hm2, 3年的纯收入约为29.214万元/hm2(未扣除人工费)。火龙果盛果期有10年以上,预计每年产量可达37.5 t/hm2左右,年均纯收入约30万元/hm2(未扣除人工费),未来效益颇丰。因此,在试验地所在地区推广种植台湾祥龙红肉火龙果具有广阔的前景,既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又可以补充当地对优质水果的消费需求。另外,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虽然已经总结了一套成功可行的栽培技术,但从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来考虑,未来应注重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种植模式[5],引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水肥一体化等技术[6-7]。现将试种结果总结如下。 1 试种概况 试验地位于东莞市道滘镇南丫村滨涌组,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3 ℃,年平均降雨量1 819 mm,年无霜期360 d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1 834 h,气候温和多雨,试种地为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园土,pH值6.5,适宜火龙果的生长。通过几年试种的观察,台湾祥龙红肉火龙果在试种地具有抗逆性强、抗虫抗病、产量稳定、采摘期长(6—11月)等优良性状,其果实表现出外观鲜红亮丽、果肉细腻甜爽等优质果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 性状表现 所试种的红肉火龙果属攀缘肉质灌木,易分枝,肉质茎深绿色,粗壮,长可达7 m,粗10~12 cm,具3棱;棱扁,边缘波浪状,茎节处生长攀援根,可攀附墙壁、水泥柱以及其他植物的主干;茎节凹陷处具有小刺。开花期5—10月,花蕾着生于茎节处,初为小圆粒状,逐渐长成长筒形;一般18:00后开花,日出后凋谢,花萼黄绿色,花瓣纯白色,倒披针形,直立,花长23~32 cm;花两性,雄蕊多而细长,多达700~960条,与花柱等长或较短,花药乳黄色,花丝白色;花柱粗0.7~0.8 cm,乳黄色,雌蕊柱头裂片多达24枚。从开花至果实成熟,约40 d,果实长圆形或卵圆形,果皮深红色,具卵状而顶端急尖的红色叶状鳞片;果长9~11 cm,单果果皮薄,有蜡质,果肉鲜红,肉绵,无渣,味浓,甜度均匀,平均单果重423 g,挂果时间从每年的6月延续至11月。 3 栽培技术 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栽种,但以3—11月为好,栽后12~14个月开始开花结果,4—11月为产果期,栽植后第2年每株产果20个以上,第3年进入盛果期。火龙果种植方式多种多样,以柱式栽培最为普遍。 3.1 扦插育苗 以春季扦插最适宜,插条选生长充实的茎节,截成长约15 cm的小段,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15~30 d可生根,待根长3~4 cm时移植苗床[8]。育苗床宜选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的田块,整细做畦,施腐熟鸡粪22.5~30.0 t/hm2,掺入谷壳灰15 t/hm2,在整地时施于畦面以下10~20 cm深的表土层;其后再施钙镁磷肥1 500~2 250 kg/hm2,施于4~5 cm深的表土层中,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3 cm栽于苗床,浇透水,并喷洒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