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艺术嗓音矫治发展现状
中国艺术嗓音矫治发展现状音乐艺术院校普遍扩招的背景下,学生声乐演唱技能总体水平滑坡已是公然的秘密。不敢妄言相当部分的学生不适合于学习声乐,但至少入学后的学生中出现的白声、挤卡、喉颤、空泛等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诸如:因变声期保护不当出现的声带闭合问题,新生入校后军训的超负荷用嗓,发声方法不当导致的喉肌过劳所引起的声门严重漏气、声带水肿、声带小结等,这些不容回避的客观情况摆在声乐教师面前。而一个普通的声乐教师或许能够解决常规的发声毛病,但谁又能够强求他们必须去解决其并不擅长的嗓音矫治问题呢?
一、林氏发声法的启迪
导致嗓音疾病的原因有病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方法因素、过度劳累等。嗓音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咽喉干燥、喉痒咳嗽、喉中粘痰、咽喉部异物感;次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言语不清”①等。截止目前中国的嗓音疾病的治疗或曰矫治,大多还是依赖手术治疗,但缺点是术后容易引起后遗症,许多人还可能出现复发。有幸的是许多医科大学的喉科教授也很推崇用发声矫治手段进行“保守”或“保险”性的治疗,也主张“能不动手术则尽可能地不动手术”。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7年间,笔者系统地学习过林俊卿②先生的咽音发声法,曾运用林先生的《咽音八个步骤》的相关手法,结合其《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等相关理论,成功地矫正了多例患有声带小结、喉炎导致的沙哑、声带水肿、声带增厚、声带闭合不全等嗓音病症问题的教师和学生,先后撰写并发表了《“倒嗓”的扶正》、《“再造”嗓音条件之实施手法》等论文。
凡事都有阴阳两面,这一点在中国的中医辨证施治中早已得到印证。在尊崇林先生的嗓音矫治手法的同时,最近二十年来笔者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有幸受到老子《道德经》的启迪,于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自以为与过往以改善嗓音机能为目的的“至刚”性发声手法相反的,藉“以柔治刚、以柔制刚”,“道法自然”为基本指导思想的“至柔”性歌唱发声方法与嗓音矫治手段,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功能性作用的“簧管谐振”发声法(另文发表,此处不赘)。
二、艺术嗓音矫治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歌唱大国,众多的“嗓音工作者”患有嗓音职业病的人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许多人因长期处于疾患的状态而痛苦不堪。运用科学的发声手段治疗嗓音疾病,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嗓音功能和歌唱艺术生命,是除却医疗手段以外的最为人性、最为环保的手段,“在西方国家已广为应用,并设有专业语言矫治师从事此项工作,但在我国则多由喉科医师承担,有关报道甚少”③。所见报道的全国性嗓音治疗和康复科学研究亦大都为医学领域的“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所主导,以声乐专家或嗓音艺术工作者来主导的艺术嗓音矫治方面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或许时机尚未成熟而鲜于见诸报端。
关于艺术嗓音矫治方面的学术研究状况,近期笔者对《中国知网》中“嗓音矫治”的学术论文词条的查询仅有60条,且内容中不仅仅是发声矫治类文章,还包含有相当比例的医疗矫治内容,而利用发声矫治的大部分手法是步林俊卿先生嗓音矫治理论的践行性文章④,其他网络平台中也仅为些许零星叙述。经梳理各路网站所发论文中嗓音矫治的办法大致有可分为如下几类介入方式。
(一)利用医学手段介入的有:1.药物治疗:包括内服药、局部点敷和药物雾化吸入;2.针灸、按摩;3.心理治疗;4.常规手术治疗;5.激光手术治疗;6.“腹音”训练。
(二)利用发声矫治手段的有:1.“行为学”(说话、朗诵)矫治法;2.咽音系统发声训练;3.类咽音方法;4.微声训练;5.自然放松的“簧管谐振”发声法等。
(三)第三类“治疗”方式是崭新的调息法,包括:1.积极休声;2.气功疗法;3.物理性疗法。
在我国现阶段,第一类介入方式应该还是嗓音矫治的主体。但通过喉咙在只有1/3或1/4英寸长短的声带上去完成常规手术和激光手术,即便是成功的,痛苦和风险也是随影而至的。第二类虽然相对安全,但主观随意性取代实验性和科学性的状况依然相当普遍。“治疗师”中鱼目混杂,个别手段几近巫术的情况也常常令人产生疑问。自1957年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所“声乐研究所”至今,此一领域的学术发展状况已无法用“缓慢”一词来形容的了。当然,嗓音治疗师队伍里也不乏优秀人才,但相关方法的学术性提升和业务与经验的交流还远远未能跟上医学手段的发展步伐,而关于第三类疗法不确定因素可能就更多了。
三、国内嗓音矫治研究机构概况
多年来于听闻中获悉国内以发声为手段“治嗓子”的职业和业余人士,大多采取的是“咽音”或类咽音的手法,而鲜见其它自成体系的方式方法。为此深深感怀独树一帜的林俊卿,他不仅为嗓音疾病患众提供了一条治疗嗓音的有效途径,而且也为今天的许多人提供了就业的门径。但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