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创新茶叶加工 提高附加值.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茶叶加工 提高附加值

创新茶叶加工 提高附加值   【摘 要】茶叶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古老产品,包含着传统技艺、传统文化。未来茶叶的加工利用要获得突破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关键词】茶叶加工;加工工艺;技术创新 0.引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加工和饮用茶叶的国家。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公元1391 年,我国茶叶制作技术进入新的阶段,形状上由汽蒸的团饼茶转变为自然加工的散茶。从简单的日晒烘焙,到后来的精细加工,以不“发酵”的绿茶为基础,黄茶、黑茶、白茶、红茶、乌龙茶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相继创造出来。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未来茶叶的加工利用要获得突破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1.茶叶用途的领域创新 1.1茶叶食品用途的革新 目前,国际上已出现了一般农业向医疗农业转化的趋势。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维持生命,而是期望改善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这种趋势下,人们饮茶已不是以前那样单纯的“解渴消遣”,而更多的是全方位从茶叶中获取有益成份,以达到预防疾病,强健身体的作用。茶叶的利用应在传统饮用方式的基础上,实行综合利用,充分发挥茶叶的品质特性,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设备,开发不同品种和功能的新产品,是制茶工业的必经之路,要不断创造出新的技术体系和推出各种新型的茶叶产品,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伴随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饮茶已由消耗初级大宗散茶向消耗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各种液体方便茶以及茶叶生化成分产品(如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等高级产品方向发展。 伴随新技术、新设备的迅猛发展,大量茶叶新产品如高茶氨酸及γ-氨基丁酸茶、低咖啡因和脱咖啡因茶、超细微茶粉、茶酒以及深加工产品如速溶茶、茶多酚片剂及胶囊、茶饮料、茶食品等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出饮茶与“吃”茶并存的局面。茶叶提取物最突出的产品是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茶皂素等。尤其茶多酚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也可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油脂和含油食品;茶多酚的药用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由茶多酚为原料生产的药品,于2006 年11月首度获得了欧洲和美国FDA的认可;由茶叶提取物加工而成的保健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已经在国内面市并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据初步统计,茶多酚片剂或胶囊剂即有20 多个品种,护肤美容、抗衰保健等产品种类也有10 多个。 1.2茶叶其它用途的革新 (1)茶多酚或茶皂素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各种材料,茶多酚氧化中间产物邻醌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在化工产业中应用,茶渣可以作为隔热板制作材料使用,茶渣发酵可以制备饲料、肥料、提取蛋白,作为食用菌培养基料。 (2)茶叶和茶提取物在畜牧和饲料中可以作为除臭剂、饲料添加剂和抗菌物质使用。茶多酚与其他物质联合使用可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减轻养殖场臭味;在鸡日粮中添加0.1%~0.4%茶多酚可提高蛋黄中维生素E、维生素A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死亡率,对增重、料重比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牧草粉在贮藏期间添加茶粉,可改善品质,延长贮藏期。 (3)作为吸附剂的使用将茶叶粉碎至一定粒度,封装后可以配置在空调、冰箱等家电上用于吸附异味,滤尘、抑菌。将茶叶经过化学改性处理可以用来吸附工业废水中的染料、重金属、氟化物等有害物质,还可以作为橱柜、家具中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吸附剂使用,或者嵌入鞋垫作为除臭剂使用。用作工业助剂茶皂素作为农药助剂,或洗发剂、洗衣粉的起泡剂使用,茶多酚用于化妆品。 2.茶叶深加工的技术革新 2.1加工工艺 绿茶是我国茶叶总产量最高、品种最多、国际贸易量最大的一类茶叶。绿茶花色品种达数百种,外形千姿百态,但基本的加工工艺是一致的,即鲜叶一杀青一揉捻(理条)一干燥。绿茶基本的加工机械是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烘干机、金属热风炉、提香机等设备。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 我国红茶包括功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 2.2高新技术应用 2.2.1利用超声波加湿器管理鲜茶叶 茶鲜叶采摘后,进行着极为复杂的理化变化,如贮放管理不当,会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为寻求高质量的贮青方法,日本进行了运用超声波加湿器管理鲜叶的研究。以2000K 型模式超声波加湿器装置的贮青管理制成的绿茶,色香味均优于一般贮青方法,尤其是成茶中维生素C 和叶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