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育锻炼因子对城中村居民心理健康影响
体育锻炼因子对城中村居民心理健康影响【摘要】研究城中村居民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为缩小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加速城中村居民向现代都市化居民转变提供决策依据。城中村居民有24.86%的人群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高于全国城市居民近5个百分点;发现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在心理健康因子均分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而不同运动量对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等8个因子的影响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城中村居民;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YANG Jun-tao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nghuai College, Zhumadian 463000, Henan)
【Abstract】Through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grounds for decision-making on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city dwellers and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and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to modern urbanized residents. Up to 86% of the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suffer from moderate or severe mental problems, 5% above that of the city dwelle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mental health between people doing regular exercises and those doing no exercise.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 amount of exercise-taking i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8 factors, including interpersonal tension and sensitiveness, poor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capability, bad self adaptability,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anxiety, depression, hostility, and somatization.
【Keywords】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physical exercises; mental health; relevant analysis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形成的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农村的特殊居住形态,由于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城中村仍然保留着农村的管理模式,其经济、社会与建设发展未能真正融入城市发展体系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1998年,第一篇以城中村为研究主题的地理学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其后不久,国内核心规划类刊物《城市规划》杂志以专栏形式刊登了数篇关于城中村研究的论文,这两件事标志着城中村进入了我国学术界的研究领域。随后,众多城市规划、地理 、社会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我国城中村的特征、形成机理、改造策略等多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1〕,且多以“城市怪事”“城市癌症”等灰暗词汇来表述“城中村”,研究城中村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健身锻炼的相关关系,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关系,缩小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加速城中村居民向现代都市化居民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管辖的16个地级市(不含省会郑州市)的城中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8岁以上的1600名居民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问卷一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等编制的《中国成人心理健康量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