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北大 民族脊梁(讲师版).ppt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元培 (1916.12-1927.08)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 蔡元培 蔡元培 (1916.12-1927.08) 晚清:漫漫求学之路 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 1892年,光绪十八年蔡元培25岁时,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1年夏,到上海代理澄衷学堂(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长,即为首任校长。 1902年,蔡元培35岁时,同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1907年5月,他前往德国柏林,入莱比锡大学开始了四年海外留学的生活。 在这四年期间,他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等一批学术书籍。 蔡元培 (1916.12-1927.08) 民国时期:“亦学亦政”,学界领袖 民国元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191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 “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 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蔡元培 (1916.12-1927.08) 人生辉煌:北大校长 初到北大: · 多数友人对蔡元培就职北京大学之事不甚赞同,认为北大腐败,颓风难挽,整顿不成,徒毁名誉。但有的朋友却主张不妨前往试试,即今失败,亦已尽力。后者的意见颇合蔡元培的心愿,他于1916年就任北大校长。 ·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说,提出三项要求:“一、抱定宗旨,二,砥砺德行,三,敬爱师友。”突出强调: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应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蔡元培 (1916.12-1927.08)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这是蔡元培在1912年担任教育总长时就强调过的。 蔡元培认为教师不热心学问,学生把大学当作做官发财的阶梯,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蔡元培 (1916.12-1927.08) 改变学生的观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向学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 “敬爱师友”三项要求。 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 (1916.12-1927.08)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设立了各科研究所,至1919年底,北大已先后成立文科、理科、法科和地质学研究所。 1922年成立的国学研究所,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国学研究人才,其研究成果也斐然可观。 蔡元培还十分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蔡元培 (1916.12-1927.08) 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提倡道德修养。告诫学生要砥砺德行,敬爱师长。 倡导成立了各种体育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演剧会等,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 对于教师,蔡元培历来以学识为重,认为个人的品行应由自己负责,学校不宜多加干涉。但是对于那些即使富有学术声誉,但私生活糜烂,甚至诱引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也坚决解聘。 蔡元培 (1916.12-1927.08) 不拘一格揽人才 整顿教师队伍,广延积学而热心的教员 先后延聘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主任,鲁迅、胡适等一大批国内一流学者先后来北大任教,毛泽东也曾在北大图书馆任职。 蔡元培 (1916.12-1927.08) 变更学制 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将北京大学工科停办,商科改为商业学,并入法科。 同时扩充文、理两科的专业门类,加强两科的建设。 北大遂由原来的五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大学。 突出文理两科,强调基础理论的地位,也是蔡元培“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观点的延伸。 蔡元培 (19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