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兆庆】偷勋章老中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乔兆庆】偷勋章老中尉

【乔兆庆】偷勋章老中尉   WHO IS I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坦克手,近日于台湾旅游时偷走胡琏将军的青天白日勋章。 乔兆庆先生衣服的左胸上,挂着在朝鲜战争中获得的一等功、二等功军功章的副章,右胸上则是最新的一枚—国庆60周年老干部阅兵纪念章,每到正式场合,他都是这一身装扮。 另外11枚勋章,被他当做宝贝一般,收藏在铁皮盒子里,放在衣柜的最深处,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 这个退伍中尉,一辈子都为戎马生涯获得的这些勋章而自豪,可在他77岁这年,也因为一枚勋章,引起轩然大波。 今年5月4日,赴台旅游的乔兆庆,在金门莒光楼参观时,将楼中陈列的胡琏将军的青天白日勋章偷走。随后,在返回家乡的途中,被大陆警方抓获。 这起震惊两岸的勋章失窃案发生后一个星期,乔兆庆却安然无恙地回到了他的家乡宁安—一个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上游北岸的县级市。 本已是县城名人的乔兆庆,再一次成为人们的谈资。只要提起乔兆庆这个名字,人们就会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老乔和他偷的那枚青天白日勋章,有人说,他“偷勋章就是因为虚荣心膨胀”,也有人传说“那勋章是金子做的,价值连城”。就连路旁卖保险的业务员,也能有模有样地描绘事情的经过。 “你听说了吗?我在台湾闯大祸了。”听说我是从北京特意来找他的,这个老人没说上几句,便委屈地当街哭泣起来。 一 乔兆庆第一次获得军功章,是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坦克手,那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1935年,乔兆庆出生在宁安,父亲在他9岁时病故。母亲仅凭着房后的一块果园,拉扯他和两个姐姐一个弟弟长大,家里穷得几年吃不上一顿正经饭。 13岁时,仅念了3年书的乔兆庆,穿着打补丁的裤子和不成双的胶鞋,到密山东北民主联军坦克大队报到。在部队里,他学会开坦克,吃到了豆角炖肉,还在坦克学院里完成了进修,他在那里找到了归属感。 更重要的是,乔兆庆得到了毕生难忘的荣誉。他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坦克手,十数年军旅生涯中,他一共获得11枚勋章,其中4枚军功章,包括朝鲜战争中荣获的一二三等功勋章各一枚,还有一枚中国解放战争奖章。 他特意为我换上了一身军装,是黄色将军呢做成的。那是他作为装甲兵代表,参加国庆10周年阅兵式时,开国大将许光达特命后勤处给他预备的。 这套军装,乔兆庆保存了50多年,“文化大革命”时在箱底里压了10年,裤子上有几个被虫子咬出的洞,都被细心补好。军裤早已经系不上了,他用皮带绑好,然后认认真真地戴上那11枚脱色斑驳的勋章。 与军装和勋章共同留下的,还有那些关于战争岁月的记忆。 他见证过胜利。在1951年11月8日晚上,他驾驶的201号坦克,在朝鲜峰火山伏击并摧毁两辆美国坦克。那次战役后,他和车手们荣立了一等功。 他也目睹过战友的牺牲。1952年,在朝鲜高望山进攻战中,乔兆庆和他的坦克手们首战告捷。放松警惕的他们在树林里休息,一枚美军冷炮打来,乔兆庆头部负了重伤,另外4名战友同时阵亡。 从战场归来后,乔兆庆升职为少尉,又进入北京长辛店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乔兆庆的军衔已升至中尉,任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参谋。 乔兆庆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坦克驾驶高级技师,但这个梦想从他转业的那天起,就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1963年,响应国家抽调10万官兵转业支商、支农的政策,乔兆庆转业回到宁安,在农机局里任职。他曾经用在坦克学院语文课上造过的一句话劝慰自己:“战争年代,我驾驶坦克消灭敌人;和平年代,我就驾驶拖拉机从事和平工作。” 这本该是乔兆庆人生的第二篇章,但他却没学会翻篇儿。 二 乔兆庆是土生土长的宁安人。 历史上,这座小城曾经叫做宁古塔。那时,它是流放之地。曾有一个作家写过:“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而到了这里,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漆黑的深渊,几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来。” 如今,再也没有人被流放到这里。这个本不富裕的县城,也在努力地与时俱进,乔兆庆现在居住的幸福里小区,是棚户区改造的新楼房,东边新修好的宁古塔大道,六车道,一番车水马龙的景象。 可乔兆庆似乎更愿意将自己的记忆,禁锢在那个战争年代。 家中的墙壁上,挂着他年轻时参军的照片。中间是一位书法家送给他的草书题字——“战车魂”。不大的写字台上,厚厚的书籍占了三分之一的位置,剩下的留给他晚年参加征文比赛中所获得的几座奖杯,最中间,是许光达大将送给他的一辆银质坦克模型。 近30年的离休生活中,乔兆庆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写文章。他在《北京晚报》、《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上,累计发表了近百篇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全部是回忆他早年在战场上的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