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学生春晚-让梦想走得更远.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话中学生春晚-让梦想走得更远

对话中学生春晚:让梦想走得更远   异于传统:中学生自己的派对 中学生春晚是一群广州高中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活动。 它始于一个念头。 2011年暑假,15岁的广州中学生陈想突然萌发出“我要办春晚”的念头并迅速组织实施,这台由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具创意的春晚,很快受到包括CCTV在内的全国百余家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热捧。“中学生春晚”随即成为百度热搜词和广州高考调研试题。2012年春节,第一届中学生春晚在酷6网独家首发,不到两小时点击超过3万,一周击破30万。 其主创团队乘胜追击,操刀了名为“少年中国说”的第二届中学生春晚。与前次相比,整个团队更有经验,更富战斗力,团队组建与节目海选都从广州走了出去,在北京同样开设了海选现场,吸引了北京、四川、河南、湖南、江苏、河北等地甚至港澳地区的中学生参加演出,陈想告诉我们,“除了后期剪辑之外,晚会所有工作都是由中学生亲手完成的。” 2013年中学生春晚在节目选择上,从一开始就鼓励创新、求新,传统晚会常见的歌曲、民族舞蹈和相声小品等基本不予考虑,取而代之的都是中学生喜爱的、形式比较新颖的、适合中学生表演的节目,如街舞、流行乐队、现代舞、吉他弹唱、街头魔术、少女歌舞组合以及转笔、飞叠杯、魔方等达人秀。 从表现形式来看,也是新意十足。“我们要彻底摆脱舞台束缚,把教室、操场、饭堂、宿舍、公园、商场等场景变成表演场地,单纯做中学生自己的春晚。”晚会副导演许诗铭说。于是便有了在教室扭魔方、操场表演街舞、商场前变魔术、马路边唱歌,甚至是瀑布前和雪地上表演这些异彩纷呈而又让人眼前一亮的场景。而在视频的最后,还插播了不少令人捧腹大笑的幕后花絮。 这台晚会2月7日在优酷网上线,2月8日由优酷作为最佳原创节目在首页和原创频道首页置顶推荐,当日点击高达160多万人次。 大年初一,央视新闻节目便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春节期间,广东卫视、安徽卫视等多个卫视台对它进行了新闻报道。 中学生春晚,彻底“火”了。 牵手媒体:做家喻户晓的强势栏目 第一届中学生春晚是在酷6网首发的。 2012年10月,在北京备战艺考的陈想和他的“导演助理”张嘉怡走进了中关村。张嘉怡说:“本来我们想去找去年的网络视频合作伙伴‘酷6’,但是误打误撞进了‘优酷’的总部。”原来,他们在前往“酷6”公司的路上,看见了一个巨大的“优酷”广告牌。陈想突然就改变了主意:“不如我们进去试试吧!” “开始前台说我们没有预约,无论如何也不让我们进去,”张嘉怡说,“后来我们只好‘宣称’自己是‘不远万里’从广东赶来的……”软磨硬泡之下,“优酷”的市场部总经理亲自出面会见他们。 看着眼前这两个中学生送来的20多页图文并茂的策划书,这位总经理非常震惊:“你们居然可以做这样的事情,这是我年轻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15分钟的简短交谈后,总经理当即决定将他们的节目放到“优酷”首页上,连续播10天! 首战告捷,陈想和张嘉怡大受鼓舞,第2天他们又出现在中关村街头,一家一家地拉赞助。张嘉恰自豪地说:“新浪的负责人还是专程从上海飞过来见我们的呢!”那一次,他们谈妥了微博方面的宣传策略,春节期间,“新浪微博”的边栏上出现了“#2013全国中学生春晚#”的快捷热点,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谈到与企业的合作,陈想有些期待地说:“目前我们还没有获得资金方面的赞助,虽然有丰富的实物赞助,包括场地、灯光、音响、礼品、机票、音乐制作等,但是缺少资金,很多想法难以实现。我们渴望有真心关爱青少年成长的企业出现,像圣诞老人那样给我们‘雪中送糖’。” 中学生春晚还会坚持下去,有第三届、第四届……而今年,陈想就要毕业,他打算寻找一名在校中学生承接中学生春晚,把这个活动继续办下去。 卖唱救母:海选现场最感动的时刻 2013年中学生春晚,最意外和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并帮助了湖南“卖唱救母”的少年杨启超。 在广州海选前,陈想得知杨启超辍学在广州卖唱的消息,他积极地与之联系,非常希望他能出现海选的舞台上。 14岁的杨启超是贵州人,2007年跟随父母到了湖南浏阳。母亲患有脑梗阻和风湿。杨启超说,本来家里打算盖新房子,母亲得病后,钱都拿去治病了。两年前,以擦皮鞋为生的父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此后再也没有与家人联系。“妈妈要吃药,开销很大。”他说,“两个哥哥成绩很好,一个读高一,一个读高三。我要帮他们凑学费。”小学还没毕业,眼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愁着为哥哥凑学费,只有12岁的杨启超决定辍学赚钱。此后一年,他为一家电器店发传单,还要照顾母亲,每天只能赚到40元。 2012年9月,杨启超独自来到广州,与叔叔一家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叔叔一家四口在这里打工。”杨启超指着地板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