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仙-评弹名家人生绝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丽仙-评弹名家人生绝唱

徐丽仙:评弹名家人生绝唱   20世纪60年代初是评弹艺术家徐丽仙创作的旺盛时期。那时候,几乎她的每一新作都成了上海评弹团的保留节目。她的“丽调”到处风靡,戏曲界、音乐界、电影界有不少丽调爱好者,其中有不少是知名的艺术家。歌唱家喻宜萱就曾写信向徐丽仙表示自己的倾慕。有一个时期,江苏省歌舞团的资料室借出最多的是徐丽仙的唱片。评弹女艺人和票友们竞相摹学丽调新腔运用于自己的演唱之中。丽调成为了评弹界演唱最为普遍的女声流派。 风雨之后的厄运 正当徐丽仙在艺术上日益成熟的时候,一场空前浩劫,降临于中国大地。于是,丽调毫无例外地成了批判对象,被定为是为“文艺黑线”和“资本主义复辟”效劳的工具。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徐丽仙感到了撕心裂肺的悲恸。周总理聆听评弹,和自己亲切交谈的景象,一幕一幕在她眼前重现。特别使她不能忘怀的是,1959年,周总理聚精会神地听她演唱《新木兰辞》,一面听一面用手打着节拍。听后,亲切地对她讲:“我喜欢听评弹。评弹是轻武器,它不同于大合唱,唱的人要看指挥。你们唱的人就是指挥,伴奏跟你,而不是你跟伴奏,你是主动的。”同时,周总理指出,开篇中的一句“辗转十年才奏捷”,处理得节奏太快了。“这一句词你没有唱好。花木兰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子,代父从军是了不得的事,辗转十年多么不容易,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啊。”周总理听得这样仔细,意见又提得那么直率、中肯。徐丽仙与词作者商量,在开篇《新木兰辞》里加进了“鼙鼓隆隆山岳震,朔风猎猎旌旗张。风驰电掣制强虏,跃马横枪战大荒”四句,渲染了征伐的气氛,表现了鏖战的艰苦。这些都是受到了周总理教诲的启迪。 徐丽仙真想谱唱一曲悼念周总理的开篇,以倾吐她的满腔哀思,可是她自己不会作词。当时,也得不到能公开发表的悼念周总理的词作。过不了几天,工宣队交下来任务,并要限时限刻谱出来,内容是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她哪有心情去谱唱这类开篇呢? 十月的喜讯使万马齐喑的神州大地,一下子沸腾起来,徐丽仙终于获得了她早就盼望的《怀念周总理》开篇词。她又沉浸在惨淡经营的作曲生活中了,她要表达自己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和对倒行逆施的“四人帮”的满腔愤恨。同时,还尽量要在唱腔中找回自己的丽调风格来。 那一年,徐丽仙只有四十九岁,还正在壮年。可就在她等待着再次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发觉舌头右侧生了一个硬块。这硬块妨碍她进食,妨碍她说话,自然也将妨碍她演唱。她去看医生,医生草率地看了一下,说是囊肿,马上可以切除。徐丽仙作为一个说唱演员,舌头是她的“命根子”,不得不谨慎从事,决定去市医院作一次检查。 检查的结果,很快由院方转达给了评弹团领导,徐丽仙患的是舌底癌,而且已到中期。她自己则被告知是“综合性肿瘤”。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动手术,开刀切除,一是用化疗,配合吃中药的保守疗法。徐丽仙首先提出的是,开了刀还能不能演唱?在舌头部位动大手术,将影响喉部和下颌,今后要演唱当然是困难了。医务人员的考虑是,延长生命要紧,演唱是次要的。然而徐丽仙考虑的是“如果不能演唱和作曲了(她的作曲是和哼唱分不开的),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于是,她毅然决定采取保守疗法。 在住院的前一天,她和团里资料室的同志约定,第二天先到团里,把新近谱好的《怀念周总理》等几支开篇录音保存,然后再去医院。她希望自己的新作早日通过电台与听众见面,而且4月5日怀念总理的日子就要到了。 她是爽朗而又乐观地来录音的,而又爽朗乐观地去到医院。化学治疗开始了,它影响人的精神、体力、胃口,不久她一头乌黑的头发都脱光了。在医院病房里,她已经知道自己患的是癌症,但她仍然抱着信心说:“我至少还要争取活五年,还要谱出新曲,还要为听众演出,把自己的经验记录、传授下来。” 徐丽仙有一个姐姐叫新妹,从小就给了人家当童养媳,抗日战争时,当了新四军的交通员,后来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抓去,绑在电线杆上,在盛夏的烈日下暴晒。但她始终坚强不屈,说道:“我投了红旗,不投白旗。”就这样被敌人折磨致死了。解放以后,新妹被追认为烈士并立了纪念碑。徐丽仙年轻时,对自己姐姐的行动并不理解。在她受了党的教育之后,姐姐新妹英勇顽强的形象,使她敬崇,使她骄傲,也常常鼓舞着她去战胜困难。而此刻,在与恶疾作斗争时,姐姐的形象更是给了她勇气、信念和力量。 住院期间,香港有一家电影厂来沪拍摄一部戏曲歌舞节目的集锦片,选中了徐丽仙的《新木兰辞》。领导与医院商量之后,支持为她多留一些宝贵的资料。那正值她接受化疗和脱发的时候,她戴着特制的发套,连着几个白天、夜晚,奋战在水银灯下。那部影片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没有拷贝发行。徐丽仙带病拍摄的唯一的这一段电影纪录片,不知是不是作为珍贵资料还保存着。 “有工作做,比吃药还要好” 1978年夏,她听到北京有一家医院能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