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9卷第 1期 环境科学与管理 V01.39 No.1
2014年 1月 ENVⅡtoNM_ENTAL SCⅢ NCE AND MANAGEMENT Jan.2014
文章编号:1674—6139(2O14)01-0005—07
城市生态红线体系构建及其与管理制度衔接的研究
吕红迪,万军,王成新 ,于雷,姜文锦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 100012)
摘 要:生态红线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保障国家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解析 了生态
红线的六大内涵与特征 ,基于结构的敏感性、过程的脆弱性、功能的重要性,研究提出包括五大领域、四大分区
的生态红线体系框架。生态红线只有实现真正的 “落地”,并配套以完善的管控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红线
维护城市空间格局底线的目的。生态红线可与现有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手段等相结合,为城市环境的精细
化、系统化管理提供平台。
关键词:红线;生态红线;环境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志码:A
ConstructionofUrbanEco—redlineSystem
andItsIntegrationwithManagementSystems
LvHongdi,WanJun,WangChengxin,YuLei,JiangWenjin
(ChineseAcademyforEnvironmentalPlanning,Beijing100012,China)
Abstract:Eco—redlineareofgreatimportancetonationalandregionaleco—safety.Thispaperputsforwardaneco—redline
rfameworkcontainingfiveelementsandfourtypesofzones,basedonthesensitivityofeco—structure,rfagilityofeco—process,
andimportanceofeco—functionality,byanalyzingthesiximplicationsandcharacteristicsofeco—redlineandreferringtotheEco
— RedlinezoninginPeralRiverDeltaEnvironmentalProtectionPlan.OnlywhentheEco—Redlinearedefinedwith concrete
boundaries,andequippedwithcompletemanagementmeasures,canthegoalsofreservingthelow limitofurbanspatialpatternbe
trulyachieved.Eco—redlinecanbecombinedwithcurrentcityenvironmentalmanagementrfameworktoprovideaplatformofra
moresystematicandmeticulousurbanenvironmentalmanagement.
Keywords:redline;eco—redline;environmentalmanagementmeasures
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
刖 舌
线的观念 。”
生态红线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 。党 在学术研究领域,生态红线的研究 尚处于探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 索阶段,当前对生态红线的基本认识是大体一致
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