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 2月 安康学院学报 Feb.2014
第26卷 第 1期 JournalofAnkangUniversity V01.26 No.1
中唐礼官的科举存废之争与文人素质的转型
于俊利
(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传媒系,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唐代安史之乱后,科举改革者对当时仕进文人的素质提 出质疑。礼官杨绾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动议。
引发了整个思想领域的重整。尽管之后科举试诗赋取士仍时有反复,但经义取士的趋势在中唐明显强化。中唐礼官
的科举革废之争对中唐文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行为模式的冲击是 巨大的,促成了中唐文人由文词空
言治道向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素质转型。
关键词:唐代;科举 ;文人;素质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92 (2014)01—0087—05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教训,促使 促进了唐代文人素质结构由文辞浪漫向文学兼政事
朝廷有识之士去思考导致叛乱的原因以及寻求解决 理性的转型。
的办法。在这种涉及诸多方面的痛苦而又深刻的探 一 、 杨绾等人的科举革废之争
索中,科举取士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与弊端就成 唐代宗宝应二年 (763)六月二十 13,礼部侍
为他们所面对的焦点问题之一。查考有关文献,我 郎杨绾上疏奏贡举之弊端。他针对社会上重文轻儒
们可以发现,上至君王诏令,下至百官奏疏、士人 的风气 , “幼而能学 ,皆诵当代之诗;长而博文,
策论,对于科举制的有关问题都作了思考,尤其是 不越诸家之集。递相党与,用致虚声, 六经》则
代宗朝礼官杨绾等人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动议,更 未尝开卷, 三《史》皆同挂壁 ,况复征以孔门之
值得我们注意。 道,责其君子之儒者哉 !”[113429-343他认为这些现象
与前代礼官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时侧重进行 “微 都是进士科加试杂文、明经科填帖所造成的,并且
调”不同,礼部侍郎杨绾则提出彻底废除进士、明 “投碟 自举 ,非经国之体”,他对 投“刺干谒,驱驰
经等科举制度,反对投碟 自举而主张依古察举。他 于要津,露才扬己,喧腾于当代”的风气深恶痛
从敦实人物、化成天下的角度出发: “所冀数年之 绝, “古之贤 良方正,岂有如此者乎 !”并指出,
间,人伦一变,既归实学,当识大猷。居家者必修 当时公卿大臣以此待士,家庭长老以此垂训子弟,
德业,从政者皆知廉耻,浮竞 自止,敦庞 自劝,教 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果听任此风继续滋
人之本,实在兹焉。”[113429 应该指出,这种对儒 长, “欲其返淳朴,怀礼让,守忠信,识廉隅”,
术、士风的高度重视,是对科举弊端思考的产物。 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说 “方今圣德御天,再宁寰
也就是说,人们的思考,不仅仅停留于科举制度的 宇”,国家平定安史之乱、重归太平 ,是改革取士
本身,而是力求寻找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良策;要 制度的大好时机。建议废除投碟 自进的办法,请依
求人才不仅能通晓事务,更要求品行敦厚。因而, 古制,察举孝廉,同时,废除现行的明经、进士和
振兴儒术、敦实士风,成为士人们一致的呼喊,不 道举科。七月,杨绾奏上 贡《举条 目》,即改制后
仅体现在对科举制度的思考和改革中,也体现在与 察举孝廉、秀才等的具体办法:孝廉举人令精通一
之相关的士人的素质结构上;不仅涉及到制度层面 经,秀才举人令精通五经,国子监举人每岁由本业
的反思 ,更引发了整个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