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纪录片《京剧》中情感和其表达方式.docVIP

解析纪录片《京剧》中情感和其表达方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纪录片《京剧》中情感和其表达方式

解析纪录片《京剧》中情感和其表达方式   【作者简介】 纪录片《京剧》剧照 《京剧》是央视纪录片频道今年推出的一大力作,同《舌尖上的中国》、《故宫》等作品一样,《京剧》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散射式叙事手法,以具象的文化符号作为贯穿因素,从对京剧艺术的曲折历史和京剧伶人们的命运沉浮的描述当中,折射出近代中国的跌宕往事和中国民众在跌宕历史中的真实处境。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大半个世纪前,英国人科林伍德就将情感的大旗牢牢插在艺术的生命里,纵然柯氏理论片面倚重表现功能的缺陷为这一艺术的定义蒙上了主观唯心色彩,但纵观人类艺术史,表现情感的的确确是艺术的基本功能。《京剧》是一部满怀情感的作品,但对谨遵客观真实原则的纪录片来说,主观情感的表达向来是个需要斟酌的问题。以下,我将结合实例解读《京剧》的情感表达方式,分析其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优点和缺陷。 一、解说词 —— 一袭华丽的长袍 《京剧》中的解说词带有浓厚的古典文学的华丽风格和雄浑气势,撰稿人擅用成语和长句,讲究词与句的并列、叠加和对仗。比如在《定军山·溯源》一集中,有这样一句:“在老北京的传说里,京剧是从茶楼到戏园子几代中国人一脉相承欲罢不能的疯狂沉醉与痴迷,忘我的追捧、山呼的喝彩,在那些有情和无情岁月里,京剧之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既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一句话长达百字,连用状语,语调顿挫,赋有力道。类似的解说词在作品中数见不鲜,且不论内容,解说词自身散发出的语言美,本身就能表现出直观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解说词通过用反问的语气或排比对仗等手法,直接发挥抒情功能。如第一集《定军山·溯源》中的:“在一个以京剧作伴的时代,谁会愿意去关心、留恋一个注定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王朝的陨落呢?”第五集《生死恨·抗争》中:“虞姬离了霸王,虞姬不复为当初的虞姬,霸王又岂能为曾经的霸王?”等等。 而对《京剧》来说,贯穿全作的解说词好比是一袭长袍,“袍子”过于长、过于严实也过于华丽,以至于“袍子”后面的东西被遮蔽,与“袍子”并存的东西也被掩去了光华。 纵观全作,长而奢华的解说词不仅造成了声画关系的失衡和信息重叠,使整个纪录片看起来更像是电视文学作品,更让情感表达显得生硬而做作。如在《荒山泪·江湖》一集中,解说词提到名伶刘汉臣被军阀残杀,刘汉臣之母千里奔丧、抚尸痛哭,画面上,残损的牛车在雪地里艰难行进,紧接着配以《行路哭灵》的唱腔作为背景音乐,凄婉绵延,已经达到了抒情目的。这时候,突然加上一句:“冰天雪地中,老人绝望的呼嚎,又如何能唤起这屈死的冤魂?”的解说词,不仅重复了声画已经传递出的信息,而且把已经在观众内心建立起来的凄婉情境外化为语言符号,仿佛将已经沉浸其中的观众生“拉”了回来。 在个别地方,作品过于倚重解说词的抒情表意功能而孤立画面,使其沦为解说词的配图。比如第一集《定军山·溯源》讲到京剧诞生时,解说词道:“1840年左右,一种融汇了徽调、汉调……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而屏幕上呈现的则是两个伶人在弥漫着雾霭的荒野中舞刀弄枪的画面,缺乏表达“京剧诞生”的叙事元素,如果摒弃解说词,《京剧》的画面丝毫无法承担起叙事任务。 二、象征与对比:修辞手法造就的情感表达 象征和对比,是《京剧》实现情感的凝聚与释放的两种主要手段。其中,京剧脸谱是纪录片中重要的象征符号:《生死恨·抗争》谈到京剧艺人在民族危难之际掀起戏剧救亡运动时,以一面燃烧着的京剧脸谱象征艺人滚烫的家国情怀和燃烧的救亡理想;在讲到战火纷飞、京剧艺术凋敝时,又将斑斓的脸谱镶嵌在一棵枯树的树干上,全景镜头下,焦脆的枯枝伸入寥廓的苍穹,营造出诗意般的孤独和苍凉;而当《荒山泪》谈到京剧艺人终身奔走、晚景荒凉时,又以一张悬于坟冢前的破旧的脸谱,将对京剧艺人怜悯和叹惋的情感烘托出来。 此外,《京剧》还将情感凝聚于具有象征意味细节,如在《荒山泪》一集中,通过特写武生赵黑灯濒死前颤抖着落下的手,将伶人生活的苦难与挣扎、无奈与悲情凝聚于股掌,唤起同情、叹惋和哀伤的情绪。但纵观全片,类似的细节描写为数很少。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创作者都更倾向于恢弘风格和宽广视野,具有视觉冲击的远景和全景镜头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此类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写。 除却镜头,《京剧》也擅长通过剪辑,设置隐喻蒙太奇来表露情感。如《生死恨·抗争》一集中,麒派唱腔“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声音刚落,紧接着出现在镜头中的就是疯狂抖动的日本军旗,二者的衔接流畅而富有逻辑,表现出对侵略行为的诅咒和控诉。又如《荒山泪》末尾一组固定镜头:夜晚的空旷街巷——屋檐上焦黄的茅草——昏黄路灯下飘零的雪粒——被雪粒覆盖的寂寂长椅——落在雪地中、渐渐被风雪掩埋的京剧脸谱构成的隐喻蒙太奇中,街巷、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