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近自然 妙笔写景
妙笔写景 亲近自然 柞水中学 陈忠章 一、特征 1、峨眉天下秀 2、大漠孤烟直 3、南方的秋 北国的秋 ——秀美 ——壮美 ——慢、润、淡 ——清、静、悲凉 二、融情于景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如何融情于景?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郁达夫:清、静、悲凉 欧阳修:清爽、冷峭 毛泽东:生机勃勃,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2、如何融情于景? A、深入自然 B、善于借鉴 C、由此及彼(联想)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日积月累,方能听懂“山语”、“水语”,方能抓住景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将景物特征新颖别致地描绘出来。 B、善于借鉴 多读、多看,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 如:一枝红杏出墙来。 红杏枝头春意闹。 C、由此及彼(联想) 以情感为纽带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种“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的纽带是欣赏者的主观感情。感情不一样,景物的外在表征也就不一样。 三、方法 1、正侧结合 2、虚实结合 3、动静结合 4、详略主次 5、写作顺序 6、观察角度 7、形声色 8、白描 9、细节描写 10、修辞 1、正侧结合 A、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二月里的春风,在白天,暖洋洋的,带点潮湿味儿,吹在脸上,却有点像棉花絮拂着脸上的味道;可是一到夜晚,特别是深夜,那股尖厉劲儿,真有点像剪刀呢。夜风在河滩里飘动着,沙滩里的柳树,像喝醉了酒似的,使劲地舞动着她满身的嫩油油的枝条。李准《五部水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2、虚实结合 闭了眼,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动静结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例如《听潮》:“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段描写,为了体现“静”,作者用了一连串温柔甜美、富有诗情画意的事物作比,以动衬静,描绘了大海沉睡之静美,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美,又沟通了人们联想和想象的渠道。 4、详略主次 5、写作顺序 《荷塘月色》“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6、观察角度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远眺 近观 仰视 俯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景物,由于观察点的不同,远看、近看、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形象便会呈现出千姿百态。描写景物时,若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海滨仲夏夜》:“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这段描写,作者的立足点是海边。由晚霞写到海浪,再随着海浪的翻涌而转移,视线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生动细腻地写出了霞光的动态。 7、形声色 如《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有树影、蛙声、月色。 就是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感知景物。如《听潮》中对海景的描绘:“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这里通过人的听觉(“音响”)、视觉(“细雨”“朝雾”“暮烟”)、嗅觉(“腥气”)、味觉(“咸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海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和动作。 8、白描 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而已。 白描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9、细节描写 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廿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