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淀粉的多聚磷酸钠改性工艺研究 a study on the rice starch gathers sodium phosphate modified technology.pdfVIP

大米淀粉的多聚磷酸钠改性工艺研究 a study on the rice starch gathers sodium phosphate modified technology.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米淀粉的多聚磷酸钠改性工艺研究 a study on the rice starch gathers sodium phosphate modified technology

2008年第33卷第5期 粮食加工 27 大米淀粉的多聚磷酸钠改性工艺研究 徐 竞 (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研究了大米淀粉的多聚磷酸钠改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结果分析选取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pill0, 时间2.5h,温度120℃,多聚磷酸钠为0.6%,可以得到高取代度的淀粉磷酸酯。 关键词:大米淀粉;变性淀粉磷酸酯;多聚磷酸钠 中图分类号:TS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395(2008)05—0027-03 我国是世界水稻王国.稻米产量居世界首位.但 酰胺,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三乙胺,硫酸,硝酸,抗 我国稻米深加工技术相当落后,长期以来.稻米加工 坏血酸,钼酸铵,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均为分析 仅处于满足人们口粮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严重影 纯。 响稻米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先进国家对 1.2 淀粉磷酸酯的制备 大米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 1.2.1实验方法 益。米制品的不断开发以及这些产品在工业中的应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反应瓶中 用。使大米及其加工制品的应用不再局限于作为主 加入一定比例的多聚磷酸钠、淀粉、三乙胺搅拌、N, 要食物源.而是通过加工制成了许多有特殊功能的 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均匀,调节适当的 工业原料,其市场和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11-31。 pH,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预定时间。反应结束后,将产 我国幅员辽阔.大米品种繁多.但是一些传统的 物水洗离心3遍。苯洗2遍,于90℃下恒温干燥。 大米食品需要罐藏、冷藏,同时一些非传统的大米食 1.2.2淀粉磷酸酯取代度(DS)的测定 品对大米淀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品种食 化学变性使葡萄糖单位的化学结构发生了变 用品质差。长期积压陈化,造成资源浪费和巨大的经 化,反应程度用每个脱水葡萄糖单位中羟基被取代 济损失,因此如果将不宜于人类直接食用的大米生 的数量表示,称为取代度(DS)。 产成淀粉衍生物,不仅可拓宽淀粉及其衍生物的原 1.2.2.1样品准备 料来源,而且对粮储企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 在测定前需要将淀粉磷酸酯中的游离磷洗涤除 要意义。变性后的大米淀粉具有更优良的性质,应 去。在室温水中不膨胀的低取代度样品可用蒸馏水 用更方便。目前国际市场上对高纯度大米淀粉f蛋白 进行洗涤:对在室温水膨胀性大的试样(高取代度 质含量低于0.5%)的需求较大。将糙米、碎米、霉米 的),可用2.5%一3.0%NaCI溶液洗涤,洗涤后在40℃ 等不宜于人类直接食用的米制备成大米淀粉可大大 烘干待用。 提高其附加值M。 1.2.2.2磷钼蓝法 考虑到国内外对多聚磷酸盐和淀粉的反应阐述 (1)原理磷酸酯淀粉中所含的结合磷可用浓 较少.故以多聚磷酸钠为磷酸化试剂,通过正交实验 硫酸湿法消化分解。使其转化为磷酸,然后在强酸性 结果分析选取最佳反应条件.试图为拓展淀粉的应 及还原剂存在下,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酸铵,再被 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还原成蓝色的钼蓝。其蓝色的深浅也和样品中含磷 量呈正相关。 1 实验部分 (2)试剂及配制①2%钼酸铵:溶解1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