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道教与中国文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道教与中国文化课件

第七讲 道教与中国文化 基本内容 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道教的基本教义 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 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理论广泛容纳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意识和学术思想,是古代宗教、民间巫术、神仙方术、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等汇聚、融合的产物,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道教的理论体系源于先秦老庄之学和秦汉黄老之学,其神仙谱系的构成大量吸收了古代民间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的内容,而长生不老的信仰则与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同时道教的宗教形式如符咒、斋醮、符箓等也显然取自古代到汉末的民间巫术。此外,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和养生术也构成道教的重要来源。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原始道教阶段 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原始道教阶段 太平道 创建者是河北钜鹿人张角,读过《太平经》。张角依据《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创立太平道,奉侍“中黄太一”为至尊天神,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张角有两个弟弟, 张宝和张梁,称为大医。张角派八名弟子到各地宣传教义,准备太平教起义。经过十余年的活动,信徒总数达到数十万之多,传播范围很广,声势十分浩大。太平教的组织单位为“方”。大方有信徒一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每方立“渠帅”统领。 灵帝时期,朝政更加腐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公元184年,张角以太平道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史称黄巾起义。太平道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自称黄天,其部率有三十六方,皆着黄巾,同日反叛。(《后汉书·灵帝记》)后太平道遭到残酷镇压,逐渐势衰消亡。 五斗米道 创立者张陵,又称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地点在四川鹤鸣山。它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其道术主要是召神劾鬼、符箓禁咒等,以长生成仙为最高目标。又称米道、鬼道、天师道、正一道等。184年7月,汉中地区张陵率五斗米道响应张角起义。 五斗米道以“治”为单位,天师为最高领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统领信道教众。新入道的信徒名“鬼卒”,成骨干后升为“祭酒” 。祭酒讲解《老子》的记录名为《老子想尔注》。书中主张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达到“治国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诚信、行善积德的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 张鲁(张陵之孙)在巴、韩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扩大了道教的势力。在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五斗米道徒几万户被曹操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五斗米道更名为天师道。 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等为代表。 (一)上清派和灵宝派在晋代出现 曹操吸取东汉王朝的教训,对道教采取了镇压和利用、限制加改造的两手政策,从此道教开始发生分化。一方面民间道教不断发动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另一方面,道教逐渐与统治阶级思想相结合,成为了贵族道教。 一些高层士族加入道教,将他们的思想带至其中,引起了道教的思想和组织的变化。其中尤其以葛洪的著述,为道教构造了以金丹之道为中心的种种修炼成仙的方法,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相结合,强调要长生成仙除了靠内修外养外,还必须积善立功,以遵守封建统治秩序为根本。代表这一思想的主要是上清派和灵宝派。 上清派 形成于东晋,以专门传习《上清经》得名,原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为开派祖师,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陶弘景时,茅山成为上清派活动的中心,因此这以后的上清派被称为茅山宗。 上清派追求恬淡无为的修炼以达到长寿,认为人以精为本,以气为根,使人“完坚”不丧,则老而可壮。 其中已经没有了反映农民群众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因而为封建统治阶级赞赏和接受。 灵宝派 灵宝派创建于东晋末年,受上清派影响甚深。以传《洞玄灵宝经》而得名,其创始人为葛洪之族孙葛巢甫,所奉主要经典是《五篇真文》、《原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两部经典最为突出的是将儒家封建伦理思想和修道密切相结合,要君、臣、民各安其位,不准犯上作乱和参加反抗封建统治的活动。又因其强调济世度人,修持方法也更简单易行。所以很适合中上层人士的口味,获得了迅速发展。 (二)南北朝时期南北天师道和茅山宗 南北朝时期,为了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道教也要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就是此时道教改革的重要代表。 由于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对道教的改革和充实,道教逐渐成熟起来,使道教成为了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官方宗教。所以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与提倡。 南北天师道 南北朝时期,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