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中东事务的新思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入中东事务的新思维   面对实在的利益,中国在中东地区一味地韬光养晦已不现实,但这并不是匆忙介入的理由;中国对中东地区的介入不应是美国式的颠覆性干涉,面对复杂的中东地区中国需要新思维   海湾各国情况虽各有不同,但轨迹都是相似的。虽然房地产业、建筑业、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甚至石油化工业都发展得一帆风顺,但这些产业的活力缺乏坚实的基础,且无法为保障就业创造必要条件,公共支出和国内能源消耗暴涨的问题也无从解决。海湾经济体都需要依靠石油资金再投资的输血   2014年7月,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在卸任前完成了对中东八个国家的访问,包含几乎所有在解决地区事务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国家:土耳其、伊朗、以色列、沙特、伊拉克、约旦、埃及和卡塔尔。吴思科在访问结束后指出,中国不只是中东乱局的旁观者,同世界其他大国一样,在距离自己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存在着中国重要的国家利益。   就此呼吁中国政府应当在中东问题上承担更大责任的声音愈加响亮,认为中国应该进行更多介入,填补美国抽身该地区后留下的空白。在不少人看来,中国应该更多介入中东地区事务的动机主要有两方面:伊拉克安全形势恶化,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威胁;中东地区极端恐怖主义蔓延,给中国国内安全带来威胁。   随着美国外交重心调整,美国-伊朗关系趋缓,中东地区正经历着多极化和重新结盟带来的动荡;美国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对中东地区的依存度大幅下降,从长远看,美国还可能成为中东地区产油国的竞争对手,这都将对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对中东地区的能源需求却在与日俱增。   旧思维的局限   2014年1月-5月,中东地区国家占据了中国十大原油进口来源国中的六席,分别为沙特、伊朗、伊拉克、阿曼、阿联酋和科威特,其中对从伊拉克和阿曼的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今天的伊拉克是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已探明储量约1403亿桶,相当于世界11%的储量。今年4月伊拉克石油日产量为332万桶,5月达到337万桶。综合伊拉克危机爆发前后的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0年,欧佩克日石油生产能力将增加208万桶至3706万桶,其中伊拉克石油日产量有望达到600万桶,占整体增量的60%,而中国企业参与的项目将至少有每天200万桶的产量。到2035年,伊拉克石油产量将可能达到每天830万桶,中国企业的份额将力争达到每天350万桶。   这一结果源自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中国在伊拉克进行的五项大型石油投资:200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BP)组成的财团赢得了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的20年服务合同,鲁迈拉油田是伊拉克最大油田,产量达170亿桶;同年,中石油组成的财团又中标同在南方的哈勒法耶油田;中国参与的其中一个油气项目就在当下面临极端恐怖分子伊斯兰国威胁的库尔德地区。毫无疑问,中国在伊拉克拥有巨大的能源利益。   伊拉克孱弱的中央政权和四分五裂的国内政治不可避免对该国石油生产造成影响,也给中国利益带来威胁。不少人归咎前总理马利基应当为伊拉克的局面承担最大责任,但实际上有比马利基影响更大的地区力量在发挥作用。   在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阵营对垒的大背景下,沙特、卡塔尔、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国,甚至库尔德人都在打着各自算盘,恐惧和担忧在地区多个国家蔓延,海湾君主制国家尤其焦虑不安。虽然对伊朗和穆兄会的担忧有所缓和,一些海湾君主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巩固,但整个地区紧张的安全形势并未因此得到本质改善。出于对伊朗的恐惧和担心,沙特和以色列仍迫切期望美国能够重新将战略重心向中东倾斜,有报道甚至称两国在美国国会合作,进行游说活动。不过美国国务卿克里不久前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仅靠空中袭击不能打败黎凡特国(ISIL),需要来自世界的一种更全面的响应”。   伊拉克战争的教训表明,解决伊拉克和地区一系列复杂问题的钥匙绝不是握在外人手中,外部干预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中东地区有着独特的历史和宗教传统,问题错综复杂,无论是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还是出于任何目的的对地区事务的介入,一不小心都会成为盲目的愚蠢行为,后患无穷。美国以新保守主义的思维模式为依托,直接干预的手段已被证明无效。   因此,鼓励中国更多介入中东事务的逻辑链条并不完整,对中东地区的传统介入方式对提升中国能源安全和国内安全所能产生的作用并不清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有所作为。   摆脱传统介入思维   打击恐怖主义不应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存在的切入点,政府冲锋陷阵、甚至军事力量介入都很难切中要领,中国的出发点可以放在如何帮助改善当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上,通过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的手段施加影响,让当地百姓理解中国的存在有利无害。非政府组织在这方面的存在尤其重要,他们可以在当地开展长期活动拉近双方距离,树立正面形象。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