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水平受力单桩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探究
浅谈水平受力单桩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探究 摘要:桩基础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实质上是桩土间的接触问题,由于桩土相互作用是高度非线性的,运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研究方法正是解决非线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单桩;水平力;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TU473.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1.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结果整理
某体训中心工程上部结构采用门式刚架,柱底水平荷载较大,浅基础难以满足要求。据工程地质条件,设计采用钻孔压浆灌注桩基础。据地质报告给出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选择②层粗砂和③层细砂为桩基的主要受力层。设计桩直径400mm,桩长4.1m。
桩基设计参数为:桩侧极限阻力值: , ;
桩端极限阻力值: ;
承载力提高系数:
土层最不利位置桩端进入③层细砂持力层深度不小于2.5m。材料参数:桩和承台采用C30混凝土,考虑到钢筋对弹性模量的增强效应取桩的弹性模量为31GPa,泊松比0.16,密度取2500kg/m3;假定桩周土和桩底土为均质土层,据地质勘查报告桩周土(粗砂)参数为:桩周土弹性模量3.75×107Pa;泊松比0.22;密度1800kg/m3;粘聚力10kPa;摩擦角25 ?;膨胀角22?;桩底土(细砂)参数为:桩底土弹性模量4.2×107Pa,泊松比0.25;密度1900kg/m3;粘聚力8kPa;摩擦角 22 ?;膨胀角20?。其上部结构采用门式刚架,桩基承受很大的水平推力,据试验结果表1所示:
100#试验点承载力极限值达不到设计承载力特征值(80kN)的2倍。107#试验点承载力极限值达不到设计承载力特征值(80kN)的2倍。115#试验点承载力极限值达不到设计承载力特征值(80kN)的2倍。综合桩基础的临界水平荷载为32kN,极限水平荷载为64 kN。
2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单桩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
表2可看出有限元模拟结果为:桩基临界水平荷载为26kN,极限水平荷载为72kN;虽然模拟与实测结果有误差,但误差都在20%以内,平均误差在10%以内。由于存在有限元模型假设、土体不均匀性及土体本构关系与实际土体的差异等因素,同时试验采取加荷-卸荷的加载方式,而有限元模拟时没考虑到这种循环荷载作用;再者笔者没能在程序上考虑到桩体开裂后桩体刚度的减小,仅用钢筋混凝土的密度作为桩体密度来考虑桩体中钢筋的存在对桩体的影响;另外取值是单桩水平荷载在分级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水平位移,而不是平均水平位移;上述因素可导致有限元模型不能精确的模拟原位水平静载试验。本次数值模拟反应了桩基在受到水平力后的性能,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的水平承载力、按规范计算的单桩水平承载力、有限元模拟的单桩水平承载力比较(比较均以现场水平实验为基准)见表3所示。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如图1可以看到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相似度,反映出桩土之间相互作用问题。
3.影响单桩水平静载力的因素及桩身位移和弯矩分布规律
3.1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
桩身位移在桩顶处达到最大值,沿桩顶又逐渐减小直至位移为零,接着位移反向增大并在桩底达到最大;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桩顶最大位移增大,桩底位移也随之增大,且与桩顶位移方向相反;位移大小与桩顶相差较大时,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变形集中在桩顶以下0-0.4L(L为桩长),桩身位移反弯点不会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而提高,桩身位移的反弯点处于桩顶以下0.6L处。桩身弯距沿桩长深度(自桩顶算起)先增大,到最大值后,又缓慢减小,桩底的弯矩要大于桩顶弯矩且不为零。桩身弯矩最不利范围在距桩顶0.3L-0.5L处。据此抗水平桩设计中,要满足此位置桩基的抗弯承载力。
3.2桩径变化时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
直径越小位移反弯点越多,其对桩径很敏感。反弯点离桩顶的距离与桩径大小成正比,随着桩径的减小桩顶水平位移增加较快。刚性短桩中增加桩径能提高桩基的抗水平位移能力。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直径增加并不意味着桩体抗弯承载力的提高。在实施设计中,寻找适当桩径,能使桩变形较小,也使桩身具有较强的抗弯承载力。
3.3桩长变化作用下
桩长能改变桩顶最大位移,也影响桩体的变形趋势。其表现为:桩顶最大的水平位移会随桩长增加而减小,呈反比例关系。对于短桩,适当增加桩长可提高桩的抗水平变形能力,但会提高工程造价。桩身所受的弯矩自桩顶逐渐增大,当到最大值后又缓慢减小,增大桩长使桩承受更大的弯矩作用,降低了桩的抗弯承载力(桩长由3.1到4.1m);这并不代表刚性短桩的抗弯承载力会随着桩长的增大而减小,其增大可能导致桩的抗弯承载力增加(桩长由4.1m到5.1m)。同时桩身承受最大弯矩的位置距桩顶的距离不会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doc
- 浅谈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 浅谈公路收费权价格评估收益法.doc
- 浅谈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对策.doc
-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doc
-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
- 浅谈具有生命力地域建筑创作.doc
- 浅谈兽医诊疗失误原因和治疗中常见误区.doc
- 浅谈兴凯湖流域生态保护暨畜禽粪污处理模式探索.doc
- 浅谈农村环境建设构建低碳生态新农村.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