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宝景天叶片表面润湿性测试与疏水机理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pdfVIP

八宝景天叶片表面润湿性测试与疏水机理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宝景天叶片表面润湿性测试与疏水机理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第 39 卷 第 期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ol. 39, No. 2018 年 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八宝景天叶片表面润湿性测试与疏水机理分析 王立新,李山山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 摘 要:为探寻用于超疏水表面制备的仿生原型,测试了八宝景天(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 )叶片表面对水 滴的润湿性,采用扫描电镜和三维形貌干涉仪对叶片表面微形貌结构进行观测并提取特征参数,基于 Wenzel 方 程和 Cassie-Baxter 方程构建模型用以分析叶片表面的疏水机理。结果表明:润湿性随叶片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差 异,其中新鲜幼叶正、反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47.25 ± 3.79)°和 (137.46 ± 4.03)° ,新鲜幼叶反面的接触角高达 152.54°;叶片表面由排列连续致密且呈椭球形的凸包和交错排列成网状且形貌不规则但可辨别轮廓的蜡质晶体 构成,不同类型叶片表面的凸包形貌呈现显著差异但蜡质晶体形貌未有明显区别;幼叶正、反表面的凸包具有相 似的高度但分布密度和投影面积显著不同,蜡质晶体层的高度和面积比未有明显差异;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微米级 凸包和纳米级蜡质晶体的协同作用使叶片表面呈现疏水特性且蜡质晶体发挥关键作用,基于Cassie- Baxter 方程 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揭示叶片表面的疏水机理,并可为超疏水表面的仿生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工程仿生学;润湿性;接触角;疏水机理;景天叶片 中图分类号:T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Wettability measurement and hydrophobicity mechanism analysis of leaf surface in 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 WANG Lixin, LI Shansha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Abstract: To search a bionic prototype for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the wettability of water droplets on leaf surfaces of 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 was measured, and the micromorphology of these leaf surfaces was examined. Based on the Wenzel equation and Cassie-Baxter equation, theoretical models were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leaf surface’s hydrophobicity mechanism. Results presented that the contact angles change remarkably with the variation of leaf types, the contact angle of water droplets on up side and low side of the fresh young leaf were re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