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际网路使用者沟通才能之初探.PDF
網際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之初探
以台灣大學生為例
孫秀英
交通大學傳播所
研究生
1
網際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之初探
以台灣大學生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希望針對網際網路的功能與其媒體特性,探討網路使用
行為與溝通才能的關連性,其中網路行為包含了上網經歷、上網時
間、網路資訊服務使用時間、網路互動服務使用時間;溝通才能則包
含放鬆、互動管理、適應、自我揭露、訊息能力、自我概念、達到目
標等七面向。
本研究以大學生為例,經由文獻收集、資料分析以及問卷調查,
探討大學生的網際網路使用行為是否會影響其溝通才能。研究結果發
現 1.使用網路經歷較深者,其「放鬆」、「自我概念」、「達到目的」
皆高於網路經歷較淺者。 2.高度網路使用者比低度上網者更具有「適
應性」。 3. 高度網路資訊服務使用者在「適應性」與「自我揭露」
上皆比低度網路資訊服務使用者好。4. 高度互動服務使用者在「適
應性」與「達到目的」上也比低度網路互動服務使用者來得好。
壹、 前言
網際網路(Internet )是這幾年來新興的一種傳播系統,只要有一部電腦,
一台數據機及電話通訊線,就可讓坐在電腦前的個人與全世界連結。根據各國相
關單位所發佈的網際網路使用人口資料加總,截至 1999 年 1 月,全世界使用網
際網路人口數已達一億五千八百萬人(連偉成,1999 )。根據資策會估計,到
1999 年 12 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已達四百六十萬人,普及率為二○%。根據資
策會預估,2000 年中以前,台灣上網人口會超過五百萬人(資策會,2000 )。
由於網際網路的便利與強大功能,現今已引起許多資訊學者的關切,傳播界
的學者也相當有興趣,探討網路使用者的研究近年來相繼出現。目前許多研究多
注重網路上使用的行為或是網路上的溝通模式,近來許多學者開始研究網路沈迷
2
現象以及對真實生活所造成的負面影響(Suler, 1996; Egger Rauterberg, 1996;
Brenner, 1997; Young, 1997; 周榮、周倩,1997 ;蕭銘鈞,1998),大部分的研
究認為網路沈迷的原因除了人格特質外,網路的媒體特性也是影響因素,因為人
們在網路上活動時,必須主動且專注於互動上,容易產生投入的現象;網路具有
匿名性且缺乏情境線索,可以讓使用者具有主導權並且獲得主導權力的滿足感
(Kandell, 1998 )。網路沈迷的現象很明顯的評判標準之一是上網時間長(平均
每週 20 小時以上),並有心理上的成癮現象(Brenner, 1997; Young, 1997; 周榮、
周倩,1997; 陳淑惠,1998),這些研究報告指出,某些網路使用者因為長時間
使用網際網路,無法將精神與時間投注在現實生活中,乃至於失去工作、被退學、
與配偶離異等,對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作息影響深遠(Brenner, 1997; Young, 1997;
周榮、周倩,1997)。
美國史丹佛大學也於 2000 年 2 月 15 日發表了網際網路造成社會衝擊的研究
報告,這份調查最主要顯示隨著網際網路使用的增加,社會的疏離也可能跟著增
加。在受訪對象中,有三分之二每週上網五個小時以內的人,表示網路對例行的
日常生活沒什麼改變。但是研究發現36%每週上網五個小時以上的族群當中,減
少了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減少了講電話的時間、減少參與社會的活動。這份
調查同時也顯示上網者因為 Email 等工具的使用,增加了對家庭和朋友的談話,
但是心理學教授 Bernardo Carducci 對這種溝通方式提出了警告,因為網路上的溝
通大多只侷限於志趣相投的人,可能會降低人們對不同差異的容納與忍受(電腦
報,2000 )。
長期或長時間使用網際網路不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作息造成重大的影響,其
高度互動性、多媒體呈現、匿名性、缺乏社會情境線索等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管材涡流探伤最佳频率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PDF
- 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PDF
- 管理燃气计量方法及仪表问题探讨.PDF
- 米诺环素透过内质网压力引起的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抑制恶性神经胶质瘤的生长.PDF
- 类岩石材料有序多裂纹体单轴压缩破断试验与翼形断裂数值模拟.PDF
- 类平衡易位综合征的发现及临床遗传学研究.PDF
- 粉末冶金成形过程实时质量监控研究.PDF
- 粉煤灰与粉煤灰混凝土性能.PDF
- 粉煤锅炉刚玉质炉衬结渣特性实验研究.PDF
- 粒子群算法在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中的应用.PDF
- 2026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docx
- 2026年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6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6年湖南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6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docx
- 小学课间安全班会课件.ppt
- 2026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含答案.docx
- 2026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6年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docx
- 2026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推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