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照顾-原住民族部落的生活实践与照顾想像-国立成功大学老年学.pdfVIP

文化照顾-原住民族部落的生活实践与照顾想像-国立成功大学老年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照顾-原住民族部落的生活实践与照顾想像-国立成功大学老年学

TAIWANESE GERONTOLOGICAL FORUM, VOLUME36 台灣老年學論壇,第 36 期,2017 年 11 月 .tw/riki/riki.php?CID=1id=TGF37 社區推廣 文化照顧 -原住民族部落的生活實踐與照顧想像 鄧湘漪 1 護理學者 Madeleine M. Leininger 在兒童心理健康領域的護理實務工作中 與不同國家的孩子互動,她經驗到:除了身體需求滿足外,心理面向的行為解讀、 疾病理解 、與照顧模式皆會因為不同族群與文化而展現相異樣貌 ,因此於 1960 年代提出文化照顧理論(Cultural Care Theory ),在醫護領域中納入文化視角, 將人類學討論文化的相關知識與概念融於護理實務與教學現場之中。Leininger 提出的文化照顧理論認為 :所有人類文化均具照顧形式、型態、表達、架構,用 以解釋、預測疾病或健康狀態(王玉女,1998:71 )。這個理論框架,提供了台灣 原住民族爭取長照資源並規劃設計服務策略時,思考如何將各方資源、主流健康 概念 、與族群自身既有的照顧邏輯相互結合的基礎 ,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 便是「以人為中心」的照顧觀點。 照顧中的文化觀 我試著舉東華大學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中,在花蓮縣卓溪鄉太 平村參與長照服務實務現場的例子說明「以人為中心」的實踐邏輯 : 太平村為一布農族部落,東華大學在思考人創計畫實踐理論基礎時,提出以 「文化照顧」作為社會行動的理路架構,認為原住民族社會以其文化底蘊,孕育 著一套特定文化邏輯的照顧系統,不僅僅標定人與人、人與群之間的關係,同時 也涉及了與動植物、土地、森林、河流等關於人與環境的存續關係。這個文化層 次上的宇宙觀,支撐著原住民部落的照顧體系,建構著以文化為基礎的照顧系統, 此系統不但是關乎人的個體照顧,更是對家園、部落、環境等結構性的文化照顧。 在上述這個大架構的概念之下,結合公部門資源與原住民族文化邏輯的原鄉 長期照顧則顯得重要 。太平村長照站由門諾醫院承接作為長照2.0 示範點,在衛 1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17 文化照顧-原住民族部落的生活實踐與照顧想像 福部長照制度的設計中,門諾醫院擔任 B+C 型服務據點的試辦單位。太平村為 發揮巷弄長照站的功能,成為結合失智照護與日間照顧的工作站。儘管服務提供 模式受限於照顧者人力配置,然而,晉用當地部落布農族人作為照顧服務員,在 熟悉的語言和處事應對邏輯中與長者互動是為達成文化安全(指的是具備文化意 識、文化能力 、與文化敏感度的生活環境)的第一步。 在制度性框架中,長照據點為一個必須符合各項安全檢定的實質空間。然而, 在原住民族生活節奏裡,許多相互看照的照顧行為,並不發生在具象實體的建築 物裡頭。某次我至太平部落出田野,在部落協作夥伴田榮富家門口停留,窄短的 前廊共四、五個人坐在靠背的塑膠椅上聊天,田大哥的母親 tina Savungaz (沙 峰岸媽媽 )也坐在門口挑著剛從菜園裡採回來的豆子。閒談過程,不斷有長者經 過座落於部落主要幹道的田家門口。每一個路過的長輩,皆會停下來與 tina 說 話,每一次長輩們母語交流的當下,「最近家裡發生了什麼事?」「身體狀況好不 好?」「有沒有按時去醫院複診 ?」「田裡的作物收成如何?」「什麼時間點該要 集合一起參加村裡面的活動」等資訊,就在部落某個特定的開放空間中蒐集完成。 除了走路經過的長輩,遇見門廊前的 tina 會停留與之互動外,開車路過的部落 青年,也一樣會停下車子,從口袋中拿出一顆檳榔孝敬 tina ,「這是對部落長者 的尊敬,我們部落都是這樣的,看到老人家就要停下來問候一下。」田榮富說著。 圖說:門廊前開展的相互照看 .tw/riki/riki.php?CID=1id=TGF37 18 台灣老年學論壇第 36 期 圖說:路過族人與沙峰岸媽媽於門前聊天 這個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