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耀明 摇滚精神是要让人反思
黄耀明 摇滚精神是要让人反思 访问时,黄耀明坐在录音室那把电影院折椅里,意态悠闲,笔者细细地打量换上自己舒适的卫衣和白底三间复刻版三叶草球鞋的他。现实中的黄耀明的衣着打扮很随意,也不必播着音乐才能培养访问情绪,曾经在台上看到的那个红妆素裹的黄耀明,在这一刻何止不会分外妖娆,简直是别有一种亲和力。
可是坊间总会将舞台上刻意打扮过的黄耀明套在他的音乐上,不免让人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英国的年轻人时装潮流出现的两大派系,暗暗一较高下:代表了意大利现代时装为主导的“Mods”和皮革机车外套的“Rockers”。是的,不论摇滚乐也好,流行音乐也好,一直以来都跟时装潮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黄耀明则自由地穿梭其中,无视桎梏。在他眼里,摇滚是皮夹克,是铆钉,是电吉他,也是反战、反思、反霸权。包装不再重要,用什么瓶装酒都可以,说到底,都是爱。
黄耀明看摇滚与时装:接纳与爱
随着时代的不同,摇滚乐本身后来衍生出不同的支流派别,表演者会随着音乐本身定义而决定打扮,音乐和服装的视觉效果同样重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Glam Rock更影响深远,舞台上璀璨的服装与高跟鞋成为一时潮流,七十年代后期的迪斯科风格将浮夸的城市风格融入时装,八十年代的重金属乐队强烈对比的视觉形象,统统都是音乐跟时装挂钩的例子。
九十年代西方流行的Grunge风并没有吹到中国大陆,反而是摇滚这种一向被理解为反传统反主流意识形态,反建制反霸权的音乐,在压抑多时刚刚复苏和解放的中国萌芽,从崔健到黑豹乐队唐朝乐队,摇滚乐在当时的中国大陆恍惚一下子灿烂地百花齐放,于是我们和黄耀明开始聊到音乐和时装。
《风尚周报》:九十年代,摇滚乐在内地萌芽后,一改当时内地年轻人印象里属于西方社会腐败颓废的现象,在卷曲长发和漆黑皮衣的里头,原来还有积极思想和自由独立的内涵,电音、工业、嘻哈成为了内地摇滚的新形态,这些现象,当时在香港生活的你,会如何理解?对现在的新摇滚,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黄耀明:首先我想讲,摇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课题,而且除了音乐,最主要是摇滚体现一种精神,皮夹克也好,铁链也好,电吉他也好,都是从这个精神演变、伸延出来,不能分割的一个衍生现象。从来,不论内地或者香港的华人社会,我都觉得摇滚的声音是不足够的――事关主流社会从一开始就认定了摇滚是反叛,这跟传统华人社会主张的父慈子孝画面是冲突的。实际上让摇滚和反叛划上等号是不公平,因为摇滚的精神是要让人反思――从早期的rock roll到稍后的punk rock,其实都是循这个大原则来做音乐,所以在不同地方的摇滚,表现方式可能不同,但骨子里想表达的中心思想,都是有迹可循。
所以我相信不但要有“中国好声音”,还要有“中国更多的声音”,不只是站在台上表演,还要容纳不同形式的音乐创作人。
《风尚周报》:在你看来,摇滚给生活带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黄耀明:很简单,一个字:爱。
即使在六七十年代的摇滚中心思想,也是love and peace 这两大元素,写歌词的会从这方面着眼去触及社会上的问题,跟当时西方历史上的问题有直接关系,譬如年轻人反思越战带来的牺牲 —— 可以举的例子有很多,像Bob Dylan,John Lennon,甚至David Bowie。
所以简单地说摇滚给生活带来的真正含义,我会认为就是爱。
《风尚周报》:你觉得时尚与摇滚之间的联系为何总是这样紧密?在你看来,除了这些服饰装扮,还有哪些时尚元素与摇滚有关?
黄耀明:是的,两者的关系之所以这样密切,原因就是大家都是流行文化,一个是由声音而来的流行文化,一个是由视觉而来的流行文化。
让我举个例,有哪场时装表演的runway会没有配上背景音乐?所以David Bowie的成功,在于同时兼顾到这两大元素,让他的乐迷、观众、粉丝的听觉和视觉都能感到满足。
就算有些很接地气的音乐人,看似没有让时尚潮流牵着走,简简单单的T恤牛仔裤旧球鞋,其实也是一个fashion statement ——不论时尚或者反时尚,都是一种fashion statement。
《风尚周报》:有很多观点都认为黄耀明带领了一代风潮,无论是衣着打扮,曲风音色甚至生活态度――不如说说你觉得自己做过最fashionable的一回事好吗?
黄耀明:最fashionable的一回事……嗯,让我好好地想一想……我想,我的确写过一些fashion statement,是让一般观念上关于某个性别一定要某种衣着打扮的传统观念模糊化,将男女形象模糊成中性,多多少少是一种挑战……(记者:“《忘记她是他》!”)是的,又或者是忘记他是她。
如果将fashionable这个观念概括到时装以外的语境,那么我到现时为止做过最fashi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