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瓦莱里、里尔克和叶芝解读后象征主义.docVIP

从瓦莱里、里尔克和叶芝解读后象征主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瓦莱里、里尔克和叶芝解读后象征主义

从瓦莱里、里尔克和叶芝解读后象征主义   摘 要:象征主义诗歌派别在欧美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最早,其带来的影响力也最大。象征主义诗歌派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和思想理论。1886年,在法国首先出现“象征主义”思潮在1910到1925年间逐渐影响着欧美各国,这股思潮被称为“后象征主义”。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后象征主义”被确立为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其所带来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而本文就对瓦莱里、里尔克与叶芝等诗人的作品对后象征主义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瓦莱里 里尔克 叶芝 后象征主义 解读 引言: 后期象征主义主要指明21纪20到40年代在欧美盛行的象征主义文学。它内法国而扩展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与前期相比,它更具世界性,更具现代性,表现手法更成熟,艺术风格更多样。诸多作家和作品中,最重要的有法国著名诗人瓦莱里和他的《海滨墓园》、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和他的《杜伊诺哀歌》、英同著名诗人叶芝和他的《在学童们中间》、美国老:名诗人艾略特和他的《荒原》、《四个四重秦》等。 一、瓦菜里:纯诗的追求与走出纯诗 (一)瓦莱里概述 瓦莱里是玛拉美的继承者,同时又架起了通向后期象征主义的桥梁。玛拉美把象征主义的诸多因素,如:暗示、梦幻、直觉、音乐性等按照条理化、系统化进行统一。瓦莱里重在强调“纯诗”理论诗,强调诗是理念世界的暗示;强调诗与音乐的密切关系;认为诗是超越经验的,从无到有的独立存在;认为诗是运用咒语来创造不同于真实世界的理念世界。《脚步》这一作品就充分表达了诗人静候“纯洁灵感”到来的愉悦感,犹如翩翩少年焦急的等待梦中情人来临的步伐声,好似只要静心守候,她一定会如期而至。 (二)诗歌《石榴》浅析 《石榴》一诗中,诗人作了形象地勾画: 坚硬而绽开的石榴 经不起结籽太多, 我想见丰硕的成果 爆开了权威的额头! 开裂的石榴啊,阳光 灼烤看你们的做音 使出苦练的工夫 打通了珠宝的隔墙, 千皮层灼灼的赤金 和一种力量相应, 进发出红玉的香碍 这一道辉煌的裂口 使我的旧梦萦绕 内心的隐秘结构: 哲思与感悟通过巧妙的比喻,生动的意象,严整的结构传达出来。 二、里尔克:雕塑美的追寻与“转化”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是与瓦莱里同时的后期象征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由一般的注重象征和音乐性转变为刻画精细的雕塑的美。例如1903年创作的《豹》一诗中所描写的: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傣,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余的铁栏杆. 千余的扶栏杆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看柔软的步客。 步容在这极小的图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作者描写了关在铁笼之中的豹子,写出了豹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感受,把曲折隐含的哲理、观念与具体形象结合起来,产生了瓦莱里所谓“抽象的肉感”的效果。诗人在这里写出了自己所体会到的豹子的心情相处境,由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豹子象征着诗人,笼子象征着使人异化的社会。 三、叶芝:从唯美主义到象征主义 (一)叶芝概况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诗风一生中都在变化,他的早期作品有唯美主义倾向,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他的作品中利用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事物来作象征如《奥辛漫游汇》以青春之岛、利利之岛、遗忘之岛来对应人生的青年、壮年、老年三个时期.但这种象征还是外在的。在雪莱等诗人后期带有象征主义色彩的待歌的影响下,他注重诗的语言要有梦境的膨胀、含蓄和超俗,以幻景来表现思想,基本技巧上接近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通过具体有力的意象的聚积,创造出一个精神上追求的印象。 (二)诗歌《在学徒们中间》浅析 诗集《塔楼》中的许多作品,如《基督重临》、《驶向拜占庭》、《在学童们中间》等诗.都具有代表性,诗中象征性的能指和所指都极为丰富,也就显得十分复杂难懂。《在学童们中间》这一作品是1926年诗人通过用心视察了一所位于华脱福特地区的修女学校,回想起了自己几乎用了半生去追求的毛特?岗,其当年也许正和这些学童一样生活着,于是浮想联期,写下了这首由八节组成的诗章。我们选两节看一看: 我梦见一个丽达那样的身子 俯伏在快会熄灭的炉子上, 讲一个挨臭骂或者无聊的故事 使童年的一天变成了忧伤 仿佛为年轻人那种同情所驱使 我们的两颗心融成一颗, 或者改一下柏拉图那个比方. 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