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 兴起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复苏 正统 高潮 新的儒学体系 批判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春秋 战国 西汉初 秦朝 汉武帝 宋明 明清 维新变法时期 出“新意”,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术学说相结合,宣传变法 新文化运动时期 正统地位动摇,打倒“孔家店” 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 思想文化必须为专制主义服务才能生存发展; 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1、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 (1)儒学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宣扬天命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秩序;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中央集权,在根本上都是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 (2)儒家的入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 2、儒学的现代价值 儒学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 《孟子》 孟子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被尊为“亚圣”,有《孟子》为经典著作。 1)建立了仁政的政治学说,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之治,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2)主张人性本善说。人固有仁、义、礼、 智等的天賦道德品质,有侧隐之心。 3)倡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要求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制民恒产” “勿夺农时” “省刑罚,薄税敛” “孝悌忠信” 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 3、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 四书: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 《易》《春秋》 荀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著作有《荀子》。     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 1、荀子:战国时代赵国人,名况。 2、荀子思想: 材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人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1)尊重客观规律,并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 (2)人性本恶,认为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3)治国方式,以礼教为主,王霸兼用,王道为主。 3、影响及其特点: 与孔孟思想不完全一致,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 公元前551—479 )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 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的創始者 。孔子名丘 ,字仲尼 ,魯國陬邑( 今山東省曲阜縣東南 )人 。 提倡德治 ,年 68 返回魯國 , 致力於教育 ,並整理《詩》 , 《書》等古代文獻 。現存《論語》一書 ,是記述孔子談話及思想的主要資料 。 明 代 孔 子 杏 壇 講 學 圖 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上: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时代,新的统治者未有绝对权威。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的礼贤下士。 4、思想文化上:打破官府垄断教育局面,私学兴起。 生产力发展 政治变化 经济变化 文化变化 不同见解 百家争鸣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备考指南》p145“重点问题导引” 1) 《备考指南》p147-1 《知能》 p253- 1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分别属于哪家的思想?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他们的思想为哪个阶级服务? 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一)诸子百家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1、儒家 2、墨家 代表:墨子 3、道家 代表:老子和庄子 4、法家 法、术、势结合,中央集权;变革;法治 诸子百家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代表阶层:小生产者利益 主张: 庄子:“齐物”、逍遥人生态度 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