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稽查案例稽查局周进军(2010房地产)
XX置业有限公司偷税案例
一、案件来源
本案为省局布置的行业专项检查案件,主要检查对象是我局辖区内房地产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根据XX国税稽〔2010〕14号稽查任务通知书的工作安排,我们检查组于2010年4月20日至2010年5月17日对XX置业有限公司2007至2008年度涉税情况进行了检查。
二、纳税人的基本情况
XX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日,2005年4月4日办理国税税务登记,纳税人识别号32XXXXXXXXXXXXX,注册资金2016万元,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为房地产开发及商品房销售。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查账征收,2007年适用税率为33%,2008年适用税率25%,现由XXX国税局第二税务分局负责征收管理。
该置业有限公司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设有总账、各种明细账及日记账,内部签字完整,配有多名专职会计,但未设开发产品会计科目,销售成本直接从开发成本中结转。
开发楼盘情况:XX置业有限公司2007年至2008年共开发三处楼盘,分别是位于火车站的XX大厦,建筑面积9709.30平方米;XX珠宝城一期建筑面积17683.37 平方米,XX珠宝城二期建筑面积21807.84平方米。
本次检查前国税稽查部门未对该公司检查过,税源管理分局曾于2008年8月、10月二次对其2007年企业所得税进行评估,共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64722.73元,补缴企业所得税219358.50元。具体涉税申报情况如下:
2007年(评估后补充申报情况)主营业务收09元,其他业务收入21000元(租金),营业成78元,纳税调整前所得1879215.28元,纳税调增2635532.64元,应缴企业所得税1489866.81元,本期己缴658000元,本期应补831866.81元,所得税税负率为5.71%;缴纳地方各税1973789.62元。
2008年主营业务收93元,其他业务收入650000元(租金),营业成12元,纳税调整前所得1924872.78元,纳税调增922641.44元,纳税调减707146.20元,应缴企业所得税535092元,本期己缴304431.61元,本期应补230660.39元,所得税税负率为1.78%;缴纳地方各税2812028.67元。
三、案件检查主要过程
(一)检查预案
我局查前分析小组(由各个检查组的业务骨干组成)首先认真学习了《江苏国税专项检查行业指南-房地产行业专项检查指南(大纲)》,仔细研究了多个房地产案例分析和纳税人在征管软件中的基础数据,大胆假设了其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收入不实或滞后、虚列成本。建议检查小组以收入为重点展开检查。
(二)检查具体方法
1、核对账面收入
检查人员首先调取了纳税人2007至2008年的账务资料,把公司的商品房开发面积、竣工验收面积、可销售面积、销售价格、预收款项、销售收入等项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和统计,并制成电子表格进行归类分析,全面掌握企业账面收入情况。同时,报上级机关商请地税局等单位进行了外围调查取证,调出了与该公司工程开发、销售有关的证据资料。经检查发现纳税人账面销售数量与销售发票不一致,企业财务人员说有可能是账面或统计有误差。
2、实地调查核实
为了查清事实,检查人员决定进行实地检查。根据账面核查出的误差及统计出的XX珠宝一期、二期工程(主要都是商铺,是否己售比较方便核实)商品房未销分户表逐一进行实地核对,很快便发现了纳税人隐瞒销售的事实:有五户商铺因还欠房款仅记部分预售款。在证据面前,企业财务人员和负责人不得不承认了隐匿收入的事实。
四、违法事实
(一)销售商品未计入收入总额
1、2008年2月签订合同且开票销售水晶珠宝城一期1149#、1056#门面房1674140元仅于2007年12月记预收款864140元。
2、2008年5月签订合同且开票销售水晶珠宝城一期1211#、1046#、1156#门面房3022420元仅于2007年12月记预收款159242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063号)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第875号)第一条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第031号文)第九条规定:以上门面房应记收入4696560元,计税成本为1656418.45(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3320.94*己售面积498.78)元,实际毛利额为3040141.55元,己申报预计毛利额245656元(2007年预收款2456560*10%),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794485.55元。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