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江西茶业生产情况调查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度江西茶业生产情况调查研究

2011年度江西茶业生产情况调查研究   1 2011年江西茶叶生产情况 根据江西省农业厅市场与涉外处《农业统计信息》第5期提供的数据,2011年度,全省年末实有茶园60360hm2,其中当年采摘面积为45304hm2,当年新增面积3915hm2,未采摘茶园(幼龄茶园和当年低改茶园)11141hm2。全省茶叶总量35039t,其中绿毛茶26912t,红毛茶4450t,其它茶3677t。分别占总产的76.78%、12.70%、10.52%。与2010年相比,茶叶总产增5231t,增长17.55%。其中绿毛茶增4045t,增长17.69%;红毛茶增加283t,增长6.79%;其它茶增加908t,增长32.79%。毛茶价格按均价6万元/t(60元/kg)计算,产值21亿元。茶产业总产值约40亿元。 江西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面积2.8%,茶叶产量占2.27%,茶叶产值占2.86%,在全国18个产茶省(市、区)中(不含台湾),分别排名12位、11位、12位。 2 茶叶产业生产特点 2.1茶产业三大效益明显 2.1.1经济效益。在克服了2011年3月中下旬历史罕见的冻寒天气造成的头批名优茶重创损失后,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全年茶叶一产产值21亿元,总产值超40亿元。23万户茶农,户均茶叶收益8695.65元;涉茶人员300万,人均茶叶收入1333元。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茶叶15.34亿元,上交税收8986万元。 2.1.2社会效益。茶叶种植遍布全省11个设区市91个县(市、区)、180多个乡镇。茶产业已成为主产县(区)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城乡居民就业的有效途径。 2.1.3生态效益。2011年,江西的森林覆盖为62.1%,位居全国第二。按现有的茶园覆盖面计算,在森林覆盖率中约占1.8个百分点。 2,2茶叶品质优势继续在全国保持突出地位 2.2.1江西优越的生态使茶叶品质具有“天生丽质”的优良禀赋并一直得以充分彰显。来自传统茶区的婺绿、宁红、庐山云雾、狗牯脑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引进栽培的系列白化茶、乌龙茶品种,亦具有上乘的品质表现。2011年,江西茶产品参加全国最具权威和公信力的“中茶杯”名优茶评比,共有13个绿茶获该奖项的最高奖(特等奖),占全国该项奖总数的15.66%。还有1 5个绿茶获一等奖,远远高于江西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红茶、乌龙茶也在全国“中茶杯”一等奖中占有相应席位。 2.2.2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面积大。全省建立省级无公害茶叶基地57个,通过绿色食品茶园和有机茶园认证的茶叶企业和产品分别达到43家和139个。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在全国各产茶省份中位居第一。 2.2.3茶叶产品安全可靠。在国家农业部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每年的飞行检测和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测中,江西茶叶继续保持100%合格率,在全国各产茶省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2.3茶类生产结构调整进一步取得成效 2.3.1绿茶生产仍占主导地位,但有显著的变化。高档名优茶如狗牯脑、浮瑶仙芝,林生茶,井岗云雾等,继续保持高价位且供不应求;白化茶面积继续扩大,产量增加,价格虽然保持高位,但逐步趋向理性,且一些生产企业采用春茶后期原料试制各种形状的炒青绿茶,市场销路看好;大众茶(大宗茶)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前景乐观。2011年,江西茶业联合会率先在全国推出江西大众茶的评比活动,有效地引导和推动了全省大众茶的生产和消费。价格在200元/kg左右的香茶,更是成为市场上的“香馍馍”,“大众茶”赢得了大众市场。 2.3.2红茶生产呈恢复性增长。受“金骏眉”影响,江西茶企茶农生产加工高档红茶的积极性高涨,全省从北向南,由东至西各产茶县都先后开启了红茶生产之路。宁红、浮红再现历史辉煌。传统的绿茶产区如婺源、上饶、遂川,上犹,生产加工的红茶都有上乘的品质表现。白化茶品种也有夏秋季生产加工的工夫红茶,在市场崭露头角。全省红茶数量增长较快。但尚未达到历史最高记录。 2.3.3乌龙茶生产异军突起。20世纪80年代,江西曾有用当地绿茶、红茶品种生产加工乌龙茶的尝试。随着茶叶加工科技的进步,“空调做青”、“微发酵”等技术的引进推广,清香型的乌龙茶一问世,就如风暴般席卷了茶叶消费市场。2011年全国六大茶类的产量,乌龙茶比重占12%,仅排在绿茶之后跃升为第二位。 江西乌龙茶品种的大面积引进种植生产,当属乐安县华盖山合作社为先。2011年,该合作社种植生产加工的乌龙茶首次参加第九届“中茶杯”名优茶评选,荣获一等奖,由此开创了江西生产加工乌龙茶的先河。至2011年,全省累计已有乐安、南城、瑞金、新余、宜春、兴国、黎川、崇仁、金溪等县引进种植乌龙茶品种,产量达1725t。 2.4生产基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