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明蒸汽时代的到来.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学明蒸汽时代的到来

* * 手工工场 工厂 手工生产 机器大生产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首先发生在英国,以后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 第15课 “蒸汽时代” 的到来 教学目标 1、记忆:①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国家、行业和标志 ②英国工业革命结束的时间和标志③四个发明(发明者、国家) 2、理解:蒸汽机的作用;工业革命的影响。 3、认识:通过学习工业革命,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根据提纲预习课本,标画要点。 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资产阶级统治得以确立是英国工业革命得以进行的首要前提。 殖民侵略和掠夺,为英国聚敛了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的生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约翰?凯伊发明“飞梭”,1733年取得专利。 人们用手拉动绳子,使梭子在滑槽上来回滑动, 既省力又提高了速度,也造成了对棉纱的旺盛 需求。“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4年的一天,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一天晚上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珍妮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现在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哈格里夫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他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为了纪念自己的妻子,机器被他取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错,“珍妮机”也渐渐流传开来了。 哈格里夫斯和“珍妮机”的故事 哈格里夫斯 包括一个手摇的轮子和一排并列的纱锭,当轮子转动时,不用手指的帮助同时纺成16-18根棉纱。 优点:可同时纺出十几根棉纱 缺点:纺出的纱细, 且易断 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人力 水力纺纱机 理发匠兼钟表匠阿克来特于1769年发明。 优点:纺出的纱结实,不易断 缺点:纺出的纱比较粗 骡机 克隆普顿 吸取了以上两种纺纱机的优点,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锭,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水力织布机(1785) 水力 发明者: 卡特莱特 (牧师) 提高织布效率40倍, 大规模的织布厂很快出现。 假设你们是当时英国的资本家,打 算开设一家纺织厂…… 你的厂址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呢? 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以水力作为动力 瓦特(1736---1819) 出生于苏格兰,从小身体虚弱,但酷爱 学习,在校成绩特别优秀,因病退学后, 坚持自学,钻研天文、化学、物理、解 剖学,还学会多种外语。21岁时,到格拉 斯哥大学当仪器修理工,当时,英国已有 蒸汽机,但主要用于矿井抽水,不能作为动力机普遍 应用,而且,燃料消耗大,效率低。瓦特决心改进它。他租了间地下室,四处借贷,利用旧机器,夜以继日 的工作,屡屡失败,直到1768年,终于制成耗煤量低,功率却很高,仍只适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后又经 过近20年的不断改进,瓦特蒸汽机变成适用于一切工 业部门的动力机械。这就是所谓的复式蒸汽机,有成 万能蒸汽机。 欧洲旧式马车 汽船 美国 富尔顿 火车 速度每小时24公里 英国 史蒂芬孙 为什么叫“轮船”? 史蒂芬孙和“蒸汽机车”的故事 史蒂芬孙的父亲是一名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是一个普 通的家庭妇女。他们全家8口,全靠父亲的一点工资生活, 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史蒂芬孙8岁 就开始去放牛了。史蒂芬孙从小就对那轰隆隆转动的机 器有莫大的兴趣。每当去煤矿给父亲送饭,他总是围着 机器看个不停。他憧憬着自己成了一个大人,像父亲那 样操纵着巨大的蒸汽机。 青年时期的斯蒂芬孙,常常是白天在煤矿做工,夜里参加 夜校学习并坚持自学,同时还替人擦皮鞋,以维持艰苦的 生活。他对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独 立认真研究。后来立志从事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 史蒂芬孙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这辆蒸汽机车虽 然取得了成功,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噪音太大,振动 强烈,蒸汽机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蒸汽机车开动时,浓 烟滚滚,车轮摩擦铁轨时火星四溅,坐在车上的人满面烟 尘,被颠的筋疲力尽。蒸汽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 出火来,把附近的树木都烧焦了,这也许就是当时人们把 它称为“火车”的缘故吧。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 “旅行者 号”进行铁路运输,并获得成功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