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量子效应.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量子效应

宏观量子效应 (Macroscopic Quantum Effect) 窦宜领 (0310178) 刘 晨 (0310193) 宏观粒子效应是指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呈现出的整体量子现象。 于是,显然的就会有以下疑问: 根据量子理论的波粒二象性学说,微观实物粒子会象光波水波一样,具有干涉、衍射等波动特征, 形成物质波(或称德布罗意波)。但日常所见的宏观物体,虽然都是由服从这种量子力学规律 的微观粒子组成,但是为什么没有宏观量子效应呢? 什么样的情况下又会产生宏观量子效应呢? 之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显现,这是由于其空间尺度远远大于这些微观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微观粒子量子 特性由于统计平均的结果而被掩盖了。因此,在通常的条件下,宏观物体整体上并不出现量 子效应。然而,在低温降低或粒子密度变大等特殊条件下,宏观物体的个体组分会相干地结 合起来,通过长程关联或重组进入能量较低的量子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整个系统 表现出奇特的量子性质。 下面介绍一些宏观量子效应 原子系统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液氦超流性 超导体的约瑟夫逊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磁性的宏观量子效应 薛定谔“猫”和 EPR佯谬 原子系统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1924 年, 通过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德文翻译,30 岁的印度物理教师玻色发表了今天 称之为 “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的第一篇文章。接着, 爱因斯坦从根本上完善和发展了这项 工作。 当他把玻色状态计数的思想应用到全同粒子组成的玻色原子理想气体时,从理论上预 言了“凝聚”的现象:在一个临界温度以下, 宏观数量的原子将突然凝聚到动量为零的单一量 子态上。 由于这时形成了宏观量子态,其热力学特性(如比容和比热)将出现非解析和不连 续的行为。对这种由“平凡”原子组成的无相互作用系统在宏观尺度上会出现“非平凡”的 集体行为, 人们一直困惑不解。直到五十年代中期,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才使得这个问题 得以最后澄清:这种非平凡性来自与体积和粒子数同时趋向无穷同时、保持密度不变的热力 学极限。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 只有当组成理想气体的原子热运动的物质波(热波)波长(相当 于原子波包的平均宽度)与原子之间间距相比拟时, 原子波包才能相干地重叠起来, 形成一 种相干的宏观量子态-物质的第五态。 在这种状态下, 个体原子的特性不能独立存在, 众多 原子的集体协同行为或宏观特性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 在通常的条件下,来自真空或其它环 境的自然界“噪音”,无时无刻不在扰动原子的运动, 它使得大量原子同时凝结在单一的量子 态上十分困难。只有把系统冷却到尽可能低的温度,才有可能形成宏观量子态。事实上, 由 于原子的热波波长与温度和原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而原子质量很大, 在室温下热波波长 很短,与原子的间距相差几个数量级。如果要在实验室中实现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必 须把原子温度冷却到 μk 的数量级,这在没有发明激光冷却原子新技术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实现原子系统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关键技术是八十年代中期后发展起来的激光冷却和原子阱囚禁技术。在利用 和发展这些技术的基础上,1995 年 5 月,在美国联合天体物理实验室(JILA)的科学家 Weiman 和 Cornell 的小组把稀薄铷原子气体在密度为 2.5 × 1012 cm-3 时冷却到 0.17 kμ ,首次观测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两个月以后,麻省理工学院 Ketterle 小组得到了更好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他们的冷却温度虽然只有 2 kμ ,但原子密度超过了 5 × 1014 cm-3。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现后,很自然要考虑物质波的相干输出放大问题:既然光波可以实 现它的受激辐射相干放大-激光,那么,对于原子的物质波而言,是否也可以类似地做到这一 点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原子物质波的波长太短了,多原子的整体波动特征并不明显。只有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实现,才使的制备新一代物质波“光源”-“原子激光器”成为可能, 液氦超流性 在实现稀薄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之前,典型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是液氦超 流性。 与稀薄原子气体不同的是,超流体中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人们要仔细区分这类凝聚 现象是相互作用造成的, 还是由于全同粒子的统计引起的。 He-4 气体在 4.2 开时变成液体,再降低温度至Tλ =2.17 K时,它突然变成没有粘滞性的“超 流体”。该温度称为λ相点,因为此时测量 He-4 的比热-温度曲线像希腊字母λ。这是 1938 年苏联的卡皮察与美国的阿仑和迈斯纳两个研究组同时发现的。几个月后,伦敦提出一个定 性解释:He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